更新时间:2025-02-06 09:19:35作者:佚名
董存瑞哥哥呼唤上海女中学(现西直门小学)“勇敢者小队”的消息引起持续关注。本报刊发相关报导后,大钟寺学校联系到了63年前“勇敢者小队”校友——李凤莲奶奶和梅宜静奶奶。明天(21日)凌晨,雍和宫小学老师率领6名在校生抵达两位奶奶屋内拜访。中学表示,经过多方查询确认,“勇敢者小队”带队女老师已过世,中学正在通过公关机关持续找寻其他2位校友。
“我们在报纸上看见’勇敢者小队’的报导,这是我们中学结业的,我们非常骄傲。”东直门学校行政副院长史红伟说。通过《北京晚报》的牵线搭桥,中学联系上了李凤莲和梅宜静两位奶奶。
为了让中学生们当面倾听、学习“勇敢者小队”追逐英雄的故事和精神,明天,安贞学校牵头组织了6名中学生,包括本校3名中学生以及九年一贯制中学宣武门中学2名中学生、深度联盟中学165学校的1名学生,拜访慰问老校友。“虽然’勇敢者小队’已经是63年前的事,但这些不舍弃的精神在现今时代也是同样适用的,值得在校生学习。”史红伟表示。
“当年交通这么不便利,是哪些支撑着您走了这么久的一段路?中途想过舍弃吗?”“您从董存瑞家人口中了解到的他的形象,跟您之前在影片《董存瑞》里听到的,一样吗?”在李凤莲奶奶家里,中学生们围在她身边,争先恐后地问着。
奶奶追忆,1956年7月,他们5个人到了董存瑞屋内,昨晚董存瑞的儿子在火炉旁给他们说起了董存瑞的故事。“因为身边无处安放雷管包,冲锋号就要奏响了网校头条,紧急时刻,董存瑞用自己的身体充当支架,手托雷管包,碉堡被炸毁了,但他自己也牺牲了。”李凤莲奶奶娓娓道来。
“真了不起,太伟大了!”几位中学生听着,不时地点头。“学习英雄的精神,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让新时代的儿子理解这些精神内涵,在此基础上,还要学会与时俱进,具备创新精神。”李凤莲奶奶分享自己的感慨。“和平年代可能没有这些轰轰烈烈的事迹,但平平凡凡、为人民服务,也是一种榜样力量。”听完奶奶的话,史红伟也补充道。
而在梅宜静家里,奶奶也兴奋地跟女儿们追忆起那段激情燃烧的时光。
“前三年我身体不好,还做了搭桥放疗。我母亲鼓励我,您掏出勇敢者小队的精神,肯定没问题,后来我的放疗是成功的。”梅宜静告诉在场的儿子们,自己当了几六年的小学老师,而董存瑞的英雄事迹和精神仍然鼓励着她,“我如今最想见的就是’勇敢者小队’的另一位好姊妹杨璐,当时我们都在女一中的地质组,常常一起出去远足。”
此外,当初的“勇敢者小队”包括4名中学生和1名带队老师,一共5个女孩。“比较遗憾的是,这三天经过校区和建委多方查证,当初’勇敢者小队’的领队姚剑英老师80年代不幸离世了。不仅您二位,李庆芳、杨璐2位奶奶,我们还在找寻中。”史红伟告诉两位奶奶,目前校区找到了2位老师当初的学籍卡,但那些年他们的住址都变了,“我们联系到了大钟寺大队,早已把资料发过去,让她们通过公安系统帮忙找人。
史红伟表示,等李庆芳、杨璐找到后,中学希望约请“勇敢者小队”回去中学,再瞧瞧母校,给在校生再上一堂教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