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23 18:22:26作者:佚名
三、教育内容:在“以劳创新”中拓展劳动教育的边界
劳动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达到“以劳增智”的作用,而且还能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即“以劳创新”。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要不断创新劳动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扩大劳动教育的边界,使得学生“头脑跟上新时代”。
进入了新时代,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为标志的科技因素为生产劳动和劳动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挖掘劳动教育的新功能,不断突破传统教育方式,开拓劳动教育的新境界。
1.“以劳创新”是拓展劳动教育育人功能的重要体现
劳动教育除了“树德、增智、强体、育美”这些功能之外,“创新”功能也是不可或缺的。当前,劳动教育要迎合人工智能和 5G 信息时代的发展,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开展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劳动教育。
“以劳创新”首先要把劳动价值观的培育放在首位,这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劳动教育要引导学生克服享乐主义、不劳而获的价值观。其次要把创造性劳动作为重点来抓。人工智能时代的劳动需要运用智慧进行创造性劳动。因此劳动教育也要突出时代性,注重学生钻研科学原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感受创新带来的劳动乐趣。但是一定要警惕人工智能带来的学生劳动观念的异化,要认识到人工智能并不能完全取代人类智力。
2. 面向未来的互联网思维是劳动教育的发展方向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在万物互联的数字化、网络化时代,劳动教育应该被赋予新的内容和价值。劳动逐渐呈现出知识化、数字化等特点,数字网络整合了原有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突破了传统的时空对劳动教育的限制。
劳动教育要注重学科整合,要坚持科学性、面向未来,要培养学生的互联网思维和创新思维。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一些重复性的简单劳动将被未来的智能机器人取代。劳动教育的重心就应该转向学生面向未来的生存技能、动手能力、劳动精神、创新思维的培养。
学校在具体实践中,除了保留必要的打扫卫生、种植、家务等简单劳动之外,要重点引导学生加强手脑并用,开设“3D”打印、机器人编程等旨在提升科学素养、激发科学兴趣的智慧课程。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设基于工程制造的 STEM 课程、基于竞技竞赛的航模课程、DI 课程、航天课程等。
总之,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要着眼于未来,注重与未来教育的接轨。
四、教育评价:在“以评促教”中做到评价多元化、多样化、过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