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12 10:06:11作者:佚名
不久前,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金融学专业学生杨勇收到一笔国家奖学金,成为该校1200余名云南建档立卡贫困生里唯一的国奖获得者。他拿出500元给爸爸妈妈添置衣物,剩下的奖金存了起来,“未来参加专升本考试、考证、实习都能用得上”。
杨勇的家乡远在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偏远的山区,父母务农。早些年杨勇患了病,家里筹钱给他做手术,找亲戚借了不少钱。高考填报志愿时,他原可以在云南就读二本院校,但心疼父母年纪大,哥哥还在读书,杨勇动了辍学打工的念头。结果,高中班主任打电话告诉他高职扩招的消息,建议他去试试。
自此,杨勇的命运发生了改变。
两年里,他早上6点到教室读书、学英语;寝室桌子上贴满了今日计划表,完成一项就撕掉一张。高耸的大厦、奔驰的地铁、涌动的人潮,“像是来到另一个世界”,杨勇从未想过自己能走出大山,来深圳求学。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像杨勇一样,通过插上“技能”的翅膀飞出大山、飞向更广阔的天地。
从扫盲运动开始,教育就在为提高中国人口综合素质作出各种努力。在这其中,职业教育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使我国的人口红利转向人才红利,也使一代代青年的命运,因为读书而发生改变。
——————————
白手起家,建起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
洋火、洋布、洋灰……这些带有“洋”字的词语记录着中国曾经薄弱的工业基础,也展示出那时我国技能人才的缺口之大、需求之迫切。
1953年,我国颁布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实施期间,仅工业、运输业和地质勘探等方面就需要技术人员30万人,而已有技术人员包括见习技术员仅14.8万人,缺口达15万人;当时的工科院校和工程技术系科每年仅能招收新生1.6万人,整个“一五”计划期间,只能向国家输送不到5万名毕业生,不足当时工业建设实际需要的25%。
于是,自上世纪50年代,中国学习苏联开始工业化进程。为了快速填补人才缺口,国家把重心放在培养周期短、人才实用性强的中等职业教育上。中央和地方的工业、交通、农林、财贸等国民经济主管部门,创办了一批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培养技术干部和管理干部。劳动部门所属的企业建立技工学校,培养面向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经过几年的建设,一批近代中国所没有的中等地质、矿业、电机电器、铁路交通等学校建立起来。
1958年,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半工半读”学校率先在天津国棉一厂出现。这种“半天劳动、半天学习”的模式,在城市和乡村广泛开展。在当时的条件下,这种方式让更多人有了受教育、学技能的机会,扩大了职业教育的覆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