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16 10:16:55作者:佚名
其次,改革课程设置,强化实践教学。潍坊科技学院敢于打破传统常规, 紧贴产业发展需求动态设置课程,并且对接先进技术和职业标准改革课程内容,如将机器人、3D 打印、无人机等前沿科技,设置为各专业的必修课。此外,学校也注意为学生提供通识教育和文史教育,将职业精神培养、刻苦耐劳品格锤炼、家国情怀教育融入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在教学方式和过程方面,学校则根据企业岗位标准强化专业实践教学,使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例如,计算机软件学院将实践教学融入软件园,农学院将教学课堂搬进蔬菜大棚,各二级学院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教、研、产一体化育人模式。
▍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仍存在发展模式趋同、“千校一面”、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脱节等弊端。在地化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基础薄弱,在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处于不利地位。但它们立足实际,因地制宜,秉持应用型、地方性、特色化的发展定位,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服务和引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探索出了学校发展和地方发展相融合的发展模式,呈现出蓬勃生机和鲜明特色。
根据笔者的研究,这类本科院校的发展模式如果想具有顽强的内在生命力, 需要具备如下条件。
学校发展的差异化和特色化。在地化应用型本科院校处在资源分配等级的底层,发展基础薄弱,其服务对象往往是地方社会,这些特征决定了它不能采用我国公办本科高校传统的一般发展模式。与潍坊科技学院一样,它们的发展理念强调的是服务导向,而不是学术导向。这些学校普遍注重从自身基础和地方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校施策,奉行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实用主义,绝不贪大求全,绝不照抄照搬。它们的发展模式与自身实力很相符,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很吻合。更重要的是,它们善于将自身的后发优势与地方的禀赋优势融为一体,放大特长,借力发力,独树一帜,从而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人才培养的实用性和适用性。在地化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是“求用”,而不是“求真”。它们不像研究型大学那样致力于培养探索真理的学术型人才,而是着力培养服务地方的应用型人才。它们人才培养的目标主要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服务,着眼于满足当地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技能以及职业发展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它们善于将利益相关者的质量诉求纳入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中,改变了传统的单纯以考核教师和评价学生为导向的结果性教学质量评价,构建起了以培养学生胜任能力为核心的过程性评价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