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14 10:14:39作者:佚名
学校校园环境优美,风景如画。 现有下沙、文一、东岳、下沙东、青山湖5个校区,占地2500余亩; 设有19个学院及教学单位,1个独立学院,有全日制在校生25000余人,教职工2400余人。 学校拥有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来华留学生教育、继续教育等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现有本科招生专业45个,18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6个专业入选省一流本科专业。 专业建设点,拥有2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国防特色重点专业。 是唯一一所省属高校,是一所拥有国防特色重点专业的大学,8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拥有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个博士后流动站,1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专业学位硕士学位授权点。 具有硕士学位推荐权和雅思积分推荐权。 拥有国防特色学科4个,浙江省一流学科2个,浙江省一流学科2个,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4个,浙江省一流学科(B类)6个,1个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浙江省重点学科19个。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已发展成为浙江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基地。 办学规模、水平、质量、效益等各项指标均位于浙江省高校前列。
学校拥有一支以国家、部、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和学术造诣深厚的知名学者领衔的高水平教学科研队伍,以及以中青年专家、教授、博士等教师为骨干的高水平教学科研队伍。骨干。 学校现有教职工2400余人,专任教师1700余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35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300余人。 其中院士3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三八红旗手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国家海外引智计划专家8人,国家万人计划2人领军人才。 人、国家社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5人、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长江学者青年计划人选2人、人选国家海外人才引进计划青年项目4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人,入选“新世纪优秀人才”18人教育部“支持计划”。 省特聘专家2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12人。 拥有国家“111计划”学科创新智力基地2个、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
学校科研实力雄厚。 在多个领域参与并完成了一系列国家“六五”至“十三五”、“973”、“863”等高新技术攻关项目的重点研究项目以及国家、省部级基金科研项目。 2021年实际科研经费超过5.2亿元,位居省属高校第二位。 近年来,学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国家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 其中,学校获得202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3项。 学校入选教育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科技部“赋予科研人员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单位”、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大学”,荣获“全国信息产业科技创新先进集体”称号。 拥有浙江省智慧城市研究中心(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浙江省信息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省高等教育研究院、工程研究中心。 微电子研究中心、中国金融云服务研究院、生物3D打印与医疗器械研究院、中国科教评价研究院、浙江省管理会计应用创新研究中心、浙江(杭电)创新材料研究院等科技机构教育科研机构平台。 目前,学校已与国内外数百家企业建立了稳定的科技合作关系,已成为浙江省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高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学校秉承“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3项。 现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批准的高校。 学校学风浓厚,学科竞赛成绩突出。 近五年来,在挑战杯、互联网+、电子设计、数学建模、ACM编程、智能汽车等全国大学生顶级权威学科竞赛中荣获国家二等奖300余项。 曾7次进入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球总决赛,荣获美国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等国际奖项,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获奖人数和获奖人数位居省属高校第一。学生拥有的专利。 2017年,第41届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球总决赛排名世界并列第20名; 2017年至2021年,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大赛全国总决赛共获得一等奖24项(其中全国冠军5项),总成绩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 2020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信息技术前沿特邀赛(瑞萨杯)荣获赛事最高奖——瑞萨杯; 2017-2021年全国普通大学生竞赛排行榜(本科)排名全国第17位,在地方本科院校竞赛排行榜中排名全国第一。
建校66年来,学校在培养复合型IT人才的教学实践成果连续五年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学校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输送了16万多名优秀人才。 许多校友已成为阿里巴巴、中芯国际、京东方、中电熊猫、海信、创维、厦门宏发、北鑫源等国内电子企业的领导者。 据统计,全国百强IT企业的领导者中有近三分之一是我校校友。 学校被誉为“IT企业家的摇篮”和“优秀会计师的沃土”。 学校毕业生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硕士研究生比例始终位居浙江省高校前茅。 招生成绩在全国30个省市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 第三方调查显示,我校毕业生起薪率、职业稳定性、国内外升学率、对母校忠诚度等方面均处于全省领先地位。 学校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学校是浙江省首批文化校园建设试点单位之一。 校园文化丰富多彩,特色鲜明。 拥有网络文化、原创音乐文化、志愿服务文化、学科竞赛文化等多个民族文化品牌。 每年举办“大学之道”人文大讲堂、“多彩下沙”优雅艺术圈、社区文化节等数十场文化活动。 主题活动,以及科技文化节、研究生IT创新学术论坛等多项学术主题活动。 金庸、王蒙、塞尔滕(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李昌钰等多位国内外著名大师曾来校与师生研讨、交流。 校园环境优美,有书海、风荷、雅湖云影等“杭州十景”的如诗如画的景色。
学校设施一流,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实验室、科技馆、体育场馆、文化活动中心等。 2021年,“中奥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获批。 拥有国家级脑机协同智能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和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 拥有测试仪器与自动化系统集成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射频电路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视听认知健康、智能图像分析等行业和1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信息化部与评估实验室、浙江省首批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浙江省信息化发展研究院、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0个浙江省实验教学中心示范中心、省级科技创新公共技术平台4个、浙江省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4个、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载体6个、3个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3个新高等学校认为拥有浙江省坦克(浙江省信息化发展研究中心)和重点培养网络型先进制造技术人才的工程培训中心。 学校拥有先进的网络信息平台、健全的校园网络基础设施、齐全的教学科研实验室和公共服务共享平台,办学条件处于浙江省高校和国内同类高校先进水平。
学校对外合作与交流广泛、多元化,与美国、英国、德国、俄罗斯、法国、墨西哥、奥地利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多所大学和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罗马尼亚和塞浦路斯。 学校大力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建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3个; 充分发挥信息人才培养优势和特色,积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开展海外联合办学。 在白俄罗斯、马来西亚等国建立了7所海外教育机构。 学校大力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招收来自多个国家的学生,涵盖学历生和非学历生教育。 设立“一带一路国家留学生特殊奖学金项目”,来华留学生数量和质量逐年提高。 学校与国外知名大学和一流科研机构建立了60余个实质性国际科研合作平台。 建有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4个。 广泛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和学术交流。 每年聘请大批长、短期外籍文教专家来校任教,选派千余名优秀大学生出国留学或长短期赴国外名校(并派出近百名教师到国外(海外)大学深造。 2018年、2019年,学校整体国际化水平连续两年位居浙江省硕士、博士院校第一。
当前,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将坚持自身办学特色,服务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快内涵式发展。追求卓越,努力提高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大力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科技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研究型教学大学属国内一流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