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09 15:37:16作者:佚名
下联是敦厚传家久,上联是诗书继世长,横联是修善修德。意思就是拥有忠实厚道的品德,家族能够经久不衰,如同诗和书才能在世间留传这么长久。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人之根本是敦厚。
敦厚传家久的出处
敦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这两句话出自唐代文学家苏轼所写的《三槐堂铭》。
《三槐堂铭》是南宋文学家苏轼所写的一篇文章。文章首先从天命的有常立论,肯定了善恶的因果恶报,提出“仁者必有后”的观点;之后记叙了王祜手植孝友的经过和期盼,以及王祜子孙后代多有仁德贤能者的事实。全文贯串着天命有常、因果恶报思想,崇尚仁厚孝友的德行,叙事议理,含蓄多姿而又袅娜顺畅。
这篇文章是宋神宗宣和二年(1079年)苏轼在杭州上任时为中学生王巩屋内的“三槐堂”题写的铭词。苏轼在南京期间,王巩曾与其一起出游吟诗。苏轼来杭州上任,王巩也赶来相会,并请其为自家“三槐堂”题铭,苏轼便应邀作《三槐堂铭》。
宋代文论家李扶九《古文笔法百篇》:凡铭多有叙于前,是文叙中以“天”字为骨,铭中以“德”字为骨。叙中铺扬功德支系非常盛矣。铭中“吾侪小人”六句,有规勉其子孙意,乃为得体。若一味夸张,即使切合留学之路,非名笔也。王氏勋业、世德,得此名笔益显,乃见文人之笔,尤光于史。
“忠厚传家久”有以下几层意义:
1、要做到敦厚,就要有任劳任怨,只讲耕耘,不图回报,无为而为的心态。要象大地一样,哺育万物而无所图,显示其善的本性,有一种奉献的美德。
2、忠厚就要做到厚实、包容,有容人之心,容人之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生在世,自己会错事,他人也会错事。对错事的人应当宽容,不能过河拆桥,更不要幸灾乐祸,落井下石。人能做到容人莫容己,就堪称宽厚了。只有厚道就能得人心,才会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立命处事长久。
3、忍辱负重能吃亏,是憨厚的另一种表现。老娘曰:“受国之垢,是为社稷主;受国之不祥,是为天下王。”。《礼记·曲礼(上)》:“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面对磨难、灾难,要敢于面对,勇于承当,不能委过分人,文过饰非。只有能忍辱负重,他人能够依恃,就能成为家族、家庭的栋梁。
“诗书继世长”有以下几层意义:
1、诗书是传播知识的工具。人生天地间,要想安身立身,就必须把握生存的技能。《颜氏祖训·勉学》:“人生在世,会当有业,农则计量耕稼,商贾则讨论货贿,工巧则致精器用,伎艺则沈思仙术,武夫则惯习弓马,文士则讲议经书”。
2、知书才能达理。古人云:“胸有诗书人自华”,知书才能达理,就能文质彬彬,能够包容大度,与人和谐交往,受人尊重,处事长久,就能得到别人、社会的帮助、福佑。
3、诗书才能开启心智,使思维能力和精神境界得到增强。人生须要智慧,有智慧的人才能长久,象历史上的范蠡、张良等。而智慧的获得须要文化知识的获得和磨炼。知识并不等于智慧,但知识可以提升人的思维能力,使其见微知著,探赜索引、沟深致远,能够使人趋吉避凶,才会是家族经久不衰。
4、知行合一,以获秋实。学习知识既是为了充实提升自己,以填补自身的不足,也是为了行道立人。只有做到知行合一、利世利人,能够为世楷模,能够长久。
5、诗书能陶冶情操,提升境界,提高审美情趣,达到家族、家庭的和睦与和谐,使家道久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