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原创]《牛和鹅》说课稿!

[原创]《牛和鹅》说课稿

更新时间:2021-10-03 07:54:23作者:教师设计网

    [原创]《牛和鹅》说课稿
    一、说教材
    《牛和鹅》是统编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18课,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记叙了作者在回家的路上被鹅追赶,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再也不怕鹅的故事。文章故事性强,语言生动、童趣十足,同时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细致的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生动刻画,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最后作者从金奎叔的话中体会到看待周围的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这一寓意深刻的哲理。
    二、说教学目标:
    1.学会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抓住有关词句,揣摩人物的心情及心理活动。
    2.通过朗读感悟,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认识看待周围的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这个道理。
    三、说教学重难点:
    1.理解“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这句话的含义。2.朗读感悟课文,了解看待周围的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
    结果。
    3.体会童年的快乐、丰富多彩和课文中生动形象的描写。
    四、说教学方法:
    《新课标》指出:“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手段和方法之一,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在朗读中训练语言文字,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在朗读中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操。”因此,本课我主要采用了“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同时辅以“点拨法”等。
    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以自学为主,以训练为主,我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独立探究、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读读、划划、 想想、说说、写写”的方法学习课文。
    五、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牛和鹅,现在我们回顾一下课文,谁能说说课文按什
    么顺序来写?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先写……接着写……最后写……)
    (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写。先写由于听信了他人的话,所以我们不怕牛,害怕鹅。接着写在回家的路上我们被鹅追赶,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最后写“我”记着金奎叔的话,从此对牛、对鹅都改变了态度。)
    (这个环节的设置,主要起温故知新的效果,让学生对牛的角度看人人比它大,鹅的角度看人人比它小这样的状况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转折角度作铺垫。)
    (二)品读课文,感知品味。
    1.学习1—4自然段。
    (1)牛和鹅对人的态度分别是什么?(牛怕人,鹅不怕人)为什么?
    (因为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
    (2)“我们”是怎样对待牛和鹅的?小组交流。
    (3)找出“我们”对待牛的动词,并打上三角符号。(拍、摸、触、扳、骑、捶)
    2.学习5—12自然段。
    (1)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我”怕鹅?
    (我们马上都不说话了,贴着墙壁,悄悄地走过去。我吓得脚也软了,更跑不快。在忙乱中,我的书包掉了,鞋子也弄脱了。)
    这时的“我”用哪一个词来形容? (狼狈不堪)
    (2)指导朗读:读出害怕的心理。
    (3)从哪些句子能看出鹅的神气?画一画。
    (4)学生朗读课文。自由练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
    (5)指导朗读:读出鹅的凶狠、神气十足的样子。
    (6)这时,“我”的救命英雄——金奎叔出现了!金奎叔是怎样对待鹅的?鹅又有什么表现?
    (7)学生朗读课文。自由练读、指名读。指导朗读:读出金奎叔叔的强悍。
    3.学习13—15自然段。
    (1)金奎叔对“我”讲的话使“我”对牛和鹅的态度发生什么变化?这次你又有了什么新的体会?
    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怕它干吗?(在鹅的眼里我们比它小,但在我们的眼里,我们比它强!)前半句是从鹅的角度看人,后半句是从人的角度看鹅。我们变换了角度,事情的结果也就不同了。也就是说不管别人怎么看待我们的,只要我们能够正确地、全面地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就会正确的认识生活。我也不再无缘无故欺负它了。尽管它把我们看得比它大。
    (2)直到现在……(引读最后一段)是的简单的一句话让作者改变了一直以来的看法和认识。
    那同学们你们学了这篇文章你感悟到了什么呢?(告诉我们看待事物的方法——要换个角度去看事情。 (本环节是全文重点,也是本课时的精华,所花时间占据课的三分之二,让学生从人怕鹅到鹅怕人的转变的认识中,体会角度的不同,结果也不同这个看似简单实质深奥的道理。整个环节以读促理,层层深入,揭示道理自然流畅,融听说读写于一堂。)
    (三)拓展延伸,发展语言 读故事,想办法。
    有这样一个老太太:她有两个孩子,儿子是染布的,女儿是卖伞的,她整天为两个孩子发愁。天一下雨,她就会为儿子发愁,因为不能晒布了;天一放晴,她又会为女儿发愁,因为不下雨女儿的伞就卖不出去。老太太总是愁眉紧锁,没有一天开心的日子,弄得疾病缠身,骨瘦如柴。一位哲学家告诉她……从此以后,老太太天天都是乐呵呵的,身体自然健康起来了。你知道哲学家说了什么神奇的话,竟然让她恢复了健康?
    (你为什么不换个角度来想呢?天一下雨,你就为女儿高兴,因为她卖伞的生意好了;天一放晴,你就为儿子高兴,因为他又可以晒布了。)
    (四)回顾课文,总结升华
    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情况,同样的一件事,由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产生的结果就不同,请同学们去生活中发现这种情况吧。
    (五)布置作业、课外拓展
    作业设计我们采用课外推荐阅读:《两个农夫》《牛鹅换眼》两篇文章,并且要求收集跟本课有关的故事、诗句、成语等,丰富学生知识,培养积累的习惯。

为您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