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1-11 17:06:42作者:佚名
一位营销经理想考验他的员工,于是他给他们出了一个问题:把梳子卖给和尚。
第一个人:出门就骂他,什么狗管家,和尚没有头发,为什么卖梳子? 我找到一家小酒馆,喝了一大口,睡了个午觉,回去告诉经理:“和尚没有头发,梳子不能卖!” 经理微微一笑:“和尚没有头发,还需要告诉我吗?”
第二个人:来到一座寺庙,找到一个和尚,对和尚说:“我想卖给你一把梳子。” ”僧曰:“我无用。 那人又把经理的功课交代了一遍,说道:“卖不出去,你就失业了,你得手下留情啊!和尚买了一把。”
第三个人:他也来到寺庙里卖梳子。 和尚道:“实在没有必要。” 那人绕着寺庙走一圈,对和尚说:“拜佛一定要诚心吗?” 和尚说:“是啊。”真诚需要尊重吗? 他们很虔诚,但是却满身灰尘,蓬头垢面。 怎么样? “敬佛? 如果寺庙买把梳子,给这些香客梳头、洗脸,岂不是更加恭敬佛了?” 和尚听了他的话,就买了十把梳子。
第四个人:我也来寺庙卖梳子。 和尚道:“实在没有必要。” 那人对和尚说:“如果寺院准备一些梳子作为香客的礼物,那就实惠了,有意义了,香火也足了。” 会更加繁荣。”和尚想了想,觉得有道理,就买了一百把。
第五个人:我也来到寺庙里卖梳子。 和尚道:“实在没有必要。” 那人对和尚说:“你是个开悟的和尚,书法很有造诣,如果把你的字刻在梳子上,就刻一些“平安梳”、“善行梳”送给香客。 ……这不是弘扬了佛教和书法吗? 老和尚微微一笑,好亲切啊! 我买了1000把梳子。
第六个人:他也来到寺庙里卖梳子。 和尚道:“实在没有必要。” 那人跟和尚说话,卖了万把梳子。 那人说了什么?
他告诉和尚:“梳子是善男信女的必备品,常为女性香客携带。如果师父能将梳子开光,成为她们的护身符,不仅可以积善行德,保佑平安,但许多朝圣者也可以保护自己。” 恳请亲朋好友助我一臂之力,保佑我平安,弘扬佛法,弘扬我寺名声。 这不是一件大好事吗? 师父,我怎么办不到呢?”
“阿弥陀佛,太好了!太好了!” 禅师抱拳道:“施主如此好意第一考试网,我怎能不遵照呢?” 就这样,寺院购买了1万把梳子,并命名为“吉山梳”和“平安梳”。 他亲自为香客们开光,并且非常繁荣。 当然,开光的捐款也不小!
启示
第一个人太受传统观念的束缚,用常识来思考销售,所以他不适合做销售。
第二个人是在贩卖同情心。 这是一种最低级的销售方式,称为“磕头营销”,而且不能长久。
第三、第四个人想客户之所想,可以说是“客户满意策略”,自然会有好的效果。
第五个人既能满足顾客,又能迎合顾客心理,自然就会好。
第六人达到两界境界,并不奇怪。 他卖的不是梳子,而是护身符,最大化顾客的价值。
初级销售人员只卖产品本身,而真正的销售卖的是一种想法和一种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