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1-08 10:05:53作者:佚名
【我要改正错误】
[字体大小:小、中、大]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并安装Flash播放器
一百多年来,北京大学中文系培养了本科生8000余名,研究生2300余名,博士生600余名,以及留学生、专科生、客座教师、访问学者、旁听生等..,总计近2万人。 中文系大部分校友已成为人才栋梁,在各个历史阶段、各行各业贡献自己的才华,为民族复兴、社会进步、文化建设作出贡献。
汉语言文学系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期间对社会做出了最大的贡献和影响。 1919年4月),在上个世纪影响最大。 20世纪20年代、1930年代和80年代初是知识和人才培养力度最大、成果最显着的时期。 当然,这只是一个粗略的印象。 事实上,每个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条件和环境,人们都在努力学习。 即使在严酷的“文化大革命”时期,工农兵中也涌现出一些优秀人才。 中文系的每一个历史阶段,包括几代学者的学术经历,都反映了特定时代政治、社会和文化思潮的变迁。
《北京周报》:北京大学中文系是中国中文教育的最高学府。 请谈谈其学风和教学特点。
温儒敏:一百年来,北大中文系走过了许多风雨、走过了许多弯路,历史画卷中也曾出现过“阴影”。 但自由、严谨、求实的学风,以及代代相传的“系风”,却从来都不是一样的。 中断或放弃。 这个“制度”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思想活跃,学风自由,环境宽容。 北京大学中文系历来人才辈出,各个阶段都有不少著名大师。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大师、名人聚集在一起? 不一定都是北大自己培养的,但也有不少是被北大吸引或者融合的。 不过,大多数人还是愿意来。 他们是因为北大中文系的名牌和自由的学风而来,显示出巨大的吸引力。 北京大学中文系以其自由的学术风格而闻名。 也许有人认为它“很难工作”,但其实它有一个宝贵的传统。 这里并不是没有纠纷,矛盾也不一定比其他单位少,但她可以自己调解、解决、转化。 这并不简单。 20世纪30年代、1940年代以及1949年以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经历了许多磨难,在某些时间、某些地方发生了一些荒唐的事情。 但总体而言,它一直是人才和活跃思想的聚集地。 这符合相对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 是相辅相成的。 这种自由宽容的氛围或者说“制度”是极其重要的资源,应该好好利用和弘扬。 办好一个系,特别是文科系,必须努力营造这种良好的氛围。 这比任何“硬件”都重要。
当然,在宽松、自由的另一面,也有严谨、求实的倾向。 正如前面所说,不同的观点和理论在这里可以共存,但有一个前提:你必须有真才实学,而且你必须严谨认真地学习。 不然的话,很难留在中文系。 从20世纪20年代、1930年代到90年代,学术“二手货”被学生哄走的案例时有发生。 中文系的“王牌”学科,如文学史、中国史、文献学等第一考试网,深受传统蒲学影响,注重材料,分析讨论事物时力求准确、有据可依。 。 这一直是主流学术风格,也是比较稳定的学术风格。 “游戏规则”。 如果有个别教师学风华而不实,愿意“炫耀”,即使在外界媒体上出名,在系内也未必有市场。 所以,这个“制度”除了宽松、自由之外,还必须是严谨的。 两者相辅相成,已成为一种趋势。 强调严谨,就意味着强调学术尊严。 目前,在相对浮躁、功利的社会氛围下,要做到这一点似乎越来越困难。 只有这样,严谨的学风才更加弥足珍贵,必须发扬光大。
第二个方面是教学。 北大中文系的理念没有明确表达,但可以感觉到,它注重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然后让他们找到自己的发展道路,而不是教学的普遍做法。学生们该做什么,总是希望他们以后能遵守规则。 中文系的学习相对轻松。 “师父领路,修行靠个人”。 拿到文凭并不难,但真正开始旅程却不容易。 汉语言文学系培养了很多人才,他们的发展道路很广阔,不仅在学术界,而且在各个行业,都可以做得很好。 许多毕业生已成为各学科的骨干、带头人或顶尖学者,以及在其他领域取得显著成就的人。 所谓人才培养的“成功率”占很大比重。
北京周报:语文教育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其特点是什么?
温如民: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主要从事中国语言学和中国文学研究,所以它的全称是“中国语言文学系”。 其实,它涉及的不仅仅是语言和文学,还包括中国的历史、文化,甚至外国的文学和文化。 本科生必须学习古汉语、现代汉语、外语、语言学、文学艺术、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外国文学、比较文学以及中外历史文化等课程。 研究生和博士生的学习范围较广,跨学科课程较多。 中文系有很多文学课程,但并不是以培养作家为目的。 学校培养作家是很困难的。 中文系教授的大部分课程都是非常基础的。 学生普遍具有较高的写作能力和文化素质,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北京大学中文系在培养学生方面有自己的特色,这实际上也是北京大学人文学科的特色。 多年前我担任北大中文系主任时,曾为中文系招生简章写过几句话。 我想表达北京大学中文系的教学特色。 那几句话是:“中文系的魅力是什么?在于它深厚的传统,在于它活跃的思想和纯粹的学风,还在于它的办学理念:它不搞职业培训,急功近利,而是努力让学生学会寻找最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打好基础,使包括人格和精神在内的综合素质得到健全发展。 前几句是讲知识的,后面几句主要是讲教学的。 它们都蕴含着学术精神和“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