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1-31 17:04:38作者:佚名
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曹曦)“8年前,校区开运动会排球场上稀稀落落的,不到两个小时才能结束,如今每年举办的中学生趣味运动会一再压缩还得进行一整天。”日前,杭州轻工业中学主任阮培毅对访谈的记者说。“仪式感就是使某三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学校重视举办各类具有典礼感的主题活动,通过典礼化教育让中学生在校的每三天都成为美好记忆。
制造业技术工人以前一度是炙手可热的“蓝领”阶层,创建于1958年的杭州轻工业中学有着行业办学的辉煌。该校是一所以培养“二产”专业为主的实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中学。首批中等职业教育变革发展示范校、德育特色中学、国防教育特色中学……这些荣誉体现着中学服务地域经济发展的光荣办学史。
“行远自迩,登高胆怯。”在哈轻工的课室、走廊、实训室、操作台,写着校训的字幅、条幅随处可见。“2018成都大匠人”姜宇,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赫哲族鱼皮手艺弘扬人张琳等一批名师、大师“因材施教、德技双馨”的教风,除了推动了20多个课外社联的蓬勃发展,还成为中学生人生成长的榜样和精神动力之源,“学知、学做、学共存”的培养目标融于无形中。
“名字、年级、专业。”在3D理实一体化课室,20多名身着迷彩服的中学生刚才下课,外套的臂章上标识着详尽信息。中学生于洪祥告诉记者,中学推行军事化管理,平常上课、出早操都要穿迷彩服,每周一7:40分开始的升旗典礼更为隆重、庄严留学之路,就是在这样的气氛中产生了“务实、担当、包容、奉献、感恩”的校园文化。
不仅军英文化、礼仪文化教育之外,哈轻工还举办入学教育、感恩孝亲节、成人礼、顶岗实习欢送会、离校教育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通过道家文化的推动,让中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守纪律、懂规矩、有理想”,每年1千多名结业生在160多个就业单位中有着良好的口碑。
“中职中学生不好教,老师们要沉下心来,在教学过程中,重视中学生的养成习惯教育,从言行谈吐的每一个细节之处入手,进行综合评价,反馈给中学生和父母,每月、每学期、每年排序张榜公布,既是中学生自我约束的千分尺,也是企业选择结业生的参考。”阮培毅说,通过几年来的努力,中学生渐渐产生了良好的学习、生活、卫生、行为习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格品质得到健全。
“学生入校门槛低、理想弱、目标差,中学培养技术工人除了要会做事,更须要一种匠人精神、职业心态,崇德、修恶、辨惑,培养伴随终生的‘君子文化’,每位走出校门的中学生都能脚塌实地、技精品高。”阮培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