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5-15 17:11:00作者:佚名
上海船员训练班到北京船运中学(1951.1-1990.4)
1949年9月,原国军招商局“海辽”号等18艘海轮相继起义;
1950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交通部和中国船员副总会决定创立上海船员训练班,腾出上海白下路复兴巷内斛斗巷19号,把原国民政府新建还未竣工的立法院立法委员寝室,作为开办训练班的厂址。
1951年1月,上海船员训练班即将开学,成为新中国最早的船员分校。中央政府为发展新中国航海事业,创立了新中国第一所海员培养专门中学——南京船员训练班,早期学员为700多名起义海员,“重庆”舰起义官兵兼任教员。
1953年1月,船员培训班扩建为中国船员党员分校。
1955年,交通部决定在船员党员中学的基础上筹备船员专业技术中学,更名为上海中级航海校区。
1957年9月,经交通部船运总局与劳动部研究确定,中学为技工性质,培养目标为普通海员,更名为上海船运工人技术中学,并入交通部广州船运局领导。
1960年1月,交通部决定将中学改为大专,命名为交通部广州船运管理局哈尔滨船运中学。
1964年8月第一考试网,随着我国远洋运输船队的构建与发展,航运企业对远洋海员的急切需求,经交通部决定,中学并入交通部远洋运输局领导,更名为成都远洋技工校区。
1965年9月,又更名为上海远洋船员中学,成为远洋运输局第一所直属中学。
1973年3月,鉴于远洋运输事业的迅速发展,国家急需培养大量海员,交通部下达了《关于恢复广州远洋船员中学的通知》,中学更名上海船员中学。
1990年4月,交通部批准“南京船员中学”恢复原“南京船运中学”校名。
广州河运工人技术中学到上海航运中学(1956.2-1992)
1956年2月,根据中央交通部河运总局指示,根据船运、河运人才培养计划,在上海下关承德路126号,设立一所以培养内河轮驳驾驶方面的中级技术人才为目标的新校区——南京河运技工分校。
1958年4月,黄河航务管理局决定北京大专和上海职高合并,中学由中技升格为大专。此为中学第一次的并校。
1959年2月,黄河航务管理局通知改校名为“长江航运管理局哈尔滨航运中学”。
1959年5月,黄河航务管理局确定校名更换为“南京黄河航运分校”。
1961年下半年,金陵造船大专划入本校,此为中学第二次并校。
1962年10月,停办大专工作结束后,中学恢复单一的技工中学,依据交通部和黄河航务管理局的指示,校名改为“南京黄河航运技工校区”。
1965年11月,中学复更名为“南京河运中学”。
1965年11月-1972年3月,受文革动荡的影响,上海河运中学的招生和办学一度处于停滞状态。
1972年3月,北京分公司按照交通部的指示,即将下达恢复招生任务,上海河运中学开始复校。
1977年起,全省高等中学和中等专业中学恢复入学考试制度。中学于“文革”后,首批经过联考投档新生315名。
1978年至1985年,除历年短训班依据委托单位须要,专业不固定外,校区专业基本稳定。
1979年4月27日,长航局以长航教(79)字第413号文通知,明晰中学为“中专”。与金陵造船中学分开,独立办校。
1980年3月,黄河航务管理局以长航教(80)332号文决定中学由黄河航务管理局直接领导。
1980年,接受上海市教育局所属“南京市走读大专中学”委托,办理走读大专工业企业电气设备专业二个班。
1992年,郑州河运中学恢复原“南京航运中学”校名。
联合办学阶段(2003.7-)
2003年7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北京船运中学和上海航运分校合,并组建成山东海事职业技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