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25 16:09:44作者:佚名
作者:徐兆才
单位:安徽省霍山县高级职业中学
电话:
霍山县高级职业中学徐兆才
摘要:随着中职学生数量逐年下降、生源质量越来越差,如何改进中职学校教学管理成为中职人的当务之急。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改革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 影响教学管理的因素很多,如:学生素质、教师水平、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设施、校园文化、人文理念、社会环境、管理措施等。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如何改进并提高教学质量。 我只讨论教学管理改革模式。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改革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核心工作。 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学校的生存和发展。 现代中等职业学校应创建新的教学管理体系,打破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适应现代教学对象,只有这样,中等职业教育才能根据社会的需要生存和发展。
一、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模式现状
(一)中等职业学校现行教学管理制度不严格
目前,不少中等职业学校实行普通高中传统的学年制,即学生在校修完一定学年即可毕业。 即使他们没有通过知识测试,他们仍然会毕业。 有的学生甚至还有折扣。 对于学年制毕业的学生来说,这些学生在厌学或用人单位临时招聘员工时,会提前合法毕业。 更不可思议的是,在一些学校,同一专业的学生,两三年毕业,意义完全一样。 这种既不规范又不严肃的教学管理制度显然会产生很多弊端。
(二)中等职业学校传统教学管理的弊端
1.学生专业知识水平较低。 学生在学校学习专业基础课时,很少有人能全部听懂,绝大多数学生只是半懂或似懂。 许多学生被迫坐在教室里。 打瞌睡不打扰别人的学生才可以称为自觉的学生。 不做作业、没有目的的学生比较常见。 这些学生文化基础差,知识匮乏。 对学习的热情并不奇怪。
2、专业动手能力不强。 部分学生虽然对实践训练感兴趣,但由于在校学习时间不足,无法进行系统的实践训练。 他们能学多少就学多少,专业实践能力自然不够强。
3、学习是没有用的。 虽然很多学校开设了很多所谓的热门专业,但它们只是流于形式。 很少有学校能够深入企业。 他们学到的东西与他们使用的东西完全脱节。 真正能在相应领域找到工作的人屈指可数。 企业只能把技术人员当作技术人员来对待。 适用于一般工业用途。
4、综合素质低。 许多学生的综合个人素质没有在学校得到培养。 当他们出去实习时,在公司呆了几天就回家了。 看看原因,既不是专业不适合自己的问题,也不是基础知识不够强的问题,也不是体质的问题。 主要原因是个人行为习惯与企业、社会要求不同步。
5、教学时数不足,学生和家长意见强烈。 有些学校确实安排了大量的实习时间。 他们甚至在新生入学后就安排实习。 事实上,他们在生产线上兼职,一待就是几个月甚至半年。 这种长期盲目的生产实习,既学不到专业技能,也学不到文化知识,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 让刚初中毕业的初中生感到很累,也让家长很不高兴。
2、中等职业学校生源情况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的招生规模逐年扩大,更容易满足人们的教育需求。 存在于高等教育与高中教育之间“夹缝”中的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几乎全部来自初中生,绝大多数是没有资格进入普通高中而选择就读的学生在中等职业学校。 甚至他们也受到中等职业学校教职人员“走遍千山万水、走进千家万户、讲千言万语、吃尽千辛万苦”精神的感召,踏入了中等职业学校的大门。职业学校就像贵宾一样。 。 他们普遍是“双差生”。 这些文化基础“先天不足”的学生到中等职业学校后遇到的突出问题是无法理解和学习基础专业课程,直至厌学。 大部分学生没有学习热情,少数有基础知识。 实力较强的学生也会受到这种环境的影响。 特别是一些学生由于家庭教育失败、忽视义务教育,导致个人品德低下。 来到学校后,与其他同学发生矛盾、打架斗殴,学生因偷窃、上网等不良行为被学校开除。 致使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管理几乎无法进行。
三、社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
尽管中等职业学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公办、地方办办、民办学校众多,但社会中高级职业技能人才仍然短缺。 这说明很多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技术人员并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这也说明中等职业教育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这个空间依赖于科学的教学管理。
4、新的教学管理理念
英国、德国等一些西欧国家的职业教育制度非常灵活。 只要有需要,任何人都可以随时进入职业学校学习。 同时,职业学校与企业的联系非常密切,能够真正实现校企合作。 应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采用新的教学管理理念,如:职业教育应成为终身教育; 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灵活转换; 职业教育应采取模块加学分制; 职业教育应由学校、企业、学生共同承担。 获胜之道; 提高职业文凭等的含金量。
5、国外教学管理新方法
众所周知,英国的高等教育体系非常先进和完善,但在英国,任何14岁以上的人都可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 他们大多持有终身教育的理念。 很多大学毕业的人都会去职业学校接受劳动培训。 技能,职业学校毕业的人还可以进入大学继续深造。 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穿梭”。 此外,职业学校的课程应该是非全日制、全日制或每周几个小时,供不同需求的人选择。
西方职业教育必须与企业结合。 一方面,学校要为每个学生提供企业实习的机会; 另一方面,企业也需要学校为企业员工提供在职培训,增强其竞争力。
为了确保学生学到的东西满足企业的需求,政府会进行调查,学校开设的所有课程都是根据市场需求而定。 企业还将帮助制定某些技能的认证标准,完善相关课程,以满足企业的需求。
鉴于以上经验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我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有以下几点想法。
(一)中等职业学校实行灵活学制
中等职业学校应允许学生基于模块加学分制管理模式勤工俭学,学生有效学习年限无限期延长。 允许成人学生针对有实际需要的学生轮流工学,组织学生到用人单位进行在岗生产实习。 勤工俭学交替阶段,学生必须按照各阶段的要求完成学业,以获得结业和毕业所需的学分; 符合结业、毕业条件的,颁发相应证书。 这种管理方式为学生择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当前,中职学生仍面临较大就业压力。 虽然目前技术工人紧缺,但高素质技术工人的培养需要时间,社会在不断进步。 灵活的学制让学生不断探索社会。 通过学生带回来的问题,可以改善学校教学中的不足,有助于提高教学管理。
(二)与用人单位保持密切联系
用人单位是教学计划制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目标由用人单位提出。 学校结合国家职业标准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最终制定教学方案。 根据企业的不同要求,每个班级的教学计划可能有所不同,以体现市场适应性,实现学生学习与就业的零距离衔接。
长期合作培养的单位,其员工可以是学校兼职教师,学校教师也可以是企业兼职员工。 这些人拿起书本就是老师,放下粉笔就是技术员。 这样,学校与企业经常交流,多方位接触,既培养了师资队伍,又加深了校企友谊。 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相互依存、共同进步”的校企关系。 ,更重要的是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校内教学管理规范、科学;
1、课程和教材模块化
按照学以致用的教学要求,中等职业教育必须对课程和教材进行“模块化”。 根据当前学生文化基础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结合用人单位实际情况,对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现行课程和教材进行了全面修订和编写,校-编写了符合学校特色的基础教材。 建立科学、实用、易于考核的学习模块。 这些模块旨在掌握技能,并不断开发、设置、更新和改进。
2、考核采用学分制
中等职业教育要积极推行“学分制”,其根本目的是让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加灵活。 中等职业教育不再一味强调或限制学生的学习时间,而是优化学生学习的内容和效果,创新学生学习的方式和方法。 推行“信用体系”的关键是建立更加科学、易于操作的“信用”内容体系。 通过实施“学分制”,学生可以有目的、有兴趣、灵活、便捷地完成学习,并获得多份证书。
3、课堂教学实践训练
尽快改变传统的“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字课堂”的教学方式,让课堂教学落到实处,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的当务之急。 整合操作技能课堂教学的目标、过程、方法、考核,以学生活动即学生实践训练操作为基本手段,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学中,对各班的教学内容、训练方法制定详细的实施细则,并列出考核要求,确保教学目的明确、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操作步骤明确。详细,考核内容清晰。 这样,把课堂教学落实到实训中,使每个班级的学习目标明确,过程控制严格,课内考核评价严格,保证了教学质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积极性。 乐趣。
4、多元化的绩效考核
对考核方式和评价机制进行综合管理。 要求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评价,增加日常表现和技能表现考核的比重。 教学过程考核的内容应包括考勤、作业、课堂提问、学习态度等考核,考核方式应包括阶段考核、个别考核等。突出过程考核的目的是让学生注重积累。每日结果。 此外,专业课程考核应减少理论考试,注重技能考核; 基础技能课程考核以现场操作为主。 对具有一定实用性的课程的考核,应采取面试或开卷考核的方式。 使考核程序化、多样化、灵活化,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实现对学生全面、科学的评价。
5、学生综合素质
职业教育不仅要教学生基本的职业技能,更要教学生如何发展职业技能; 它不仅要使学生从事某种职业,而且要使他们融入社会。 中等职业学校有这个优势,也有这个义务。 中等职业学校不追求升学率,更注重学生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 他训练的对象将面向社会、人、机器。 他培养的人应该是会做事、会学习、会相处、有道德、有进取心、有责任感的人。 因此,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管理模块中,应增加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管理的比重,即综合素质学分应占据一定比例。
总之,中职教育人员必须全力培养优秀技术人才,为广大中职学生搭建良好的学习平台,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管理模式。 我也非常希望我的讨论能够为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发挥一点微薄的作用。
参考
[1]《职业教育研究——海外职业教育》,2012年第7期
[2]《中国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教育管理》,2012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