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小班优秀公开课教案科学《喜欢吃什么》!

小班优秀公开课教案科学《喜欢吃什么》

更新时间:2021-04-13 22:59:09作者:网络

活动意图:
 《早餐你喜欢吃什么》是一篇形象鲜明突出,语言生动浅显且易于自学的故事。故事的节奏感强,朗朗上口。
 活动目标:
 1、知道样样东西都爱吃才能健康。
 2、运用"如果……可能是……"句型表达自己的想法。
 3、集体阅读中,体验阅读自制书的快乐。
 经验准备:
 前期做过幼儿早餐情况的调查
 物质准备:
 各种早餐的大图片;自制书《早餐,你喜欢吃什么?》黑板A; B 句型卡“如果……可能……”
 教学过程:
 一、看看说说——了解自己早餐的情况
 1.交流各自早餐吃了些什么。
 (1)主要提问:孩子们你们每天早晨都会吃早餐吗?都吃过些什么呢?提问3---4
 预设回答:
 幼儿:鸡蛋 师:什么形状的? 幼儿:椭圆形的
 牛奶 喝牛奶最补钙了
 饼子 饼子有甜的有咸的,你喜欢吃什么味道的?
 老豆腐油条 有干有湿吃着真舒服
 (幼儿说一个教师给与及时回应与肯定)
 (2)师:“宝宝们吃过这么多种早餐,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不是这些呢

急需幼儿园小班优秀的教案~~~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颜色变魔术


设计意图:


橡皮泥是幼儿美工活动不可缺少的材料,在玩泥时,我总是不断地提醒幼儿不能将不同颜色的橡皮泥混在一起,不然会把原来漂亮的颜色弄脏的。而在一次玩泥活动中,一个小朋友将红色和黄色的橡皮泥混在一起了,分不出来,我只好将这两种颜色放在手里捏成一团,这时做错事的小朋友惊喜地喊到:“老师,颜色变了……”这一喊,把周围的小朋友都吸引过来了,大家看到红色的橡皮泥和黄色的橡皮泥捏在一起变成了橙色,孩子们都很惊奇地叫着:“老师,变颜色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的科学活动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教师应充分利用幼儿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为了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我就设计了《颜色变魔术》的活动,以此引导幼儿学会观察,大胆创造。


活动目的:


1、感知两种颜色加到一起会变成别的颜色的现象,体验发现的乐趣。


2、在活动中能认真观察、大胆尝试。


活动准备:


1、红、黄、蓝颜料,塑料杯、调色盘、排笔、操作纸各若干。


2、知识准备:幼儿认识红、黄、蓝三种颜色。


活动过程:


一、引入部分


1、教师出示红、黄、蓝三种颜色,引导幼儿观察,说出颜色的名称。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颜色吗?(幼儿准确地说出三种颜色的名称。)


2、教师以神秘的口吻引导幼儿猜想:如果两种颜色混在一起,颜色会不会变?(教师神秘的口吻调动了幼儿猜想的积极性,大家都兴致勃勃地猜想着,有的猜会,有的猜不会。猜想——为下面进入实验操作起了铺垫的作用,幼儿在操作中将会更加认真地观察颜色是不是产生了变化。)


师:颜色到底会不会发生变化呢?今天,老师就请小朋友自己来玩玩,看看颜色有没有变化。


二、幼儿分组操作


1、教师介绍分组操作的材料及操作方法。(由于小班幼儿的年龄小,他们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具体形象的,通过教师的讲解,幼儿掌握了操作的方法,能在接下来的实验中更好地观察颜色的变化。)


2、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引导幼儿发现两种颜色混在一起会发生变化,鼓励幼儿与同伴进行交流。(在操作中,玩倒颜色水的幼儿将不同颜色的水倒在一起,颜色马上起了变化,孩子很感兴趣,张琳拿着一杯橙色的水说:“变颜色了!变颜色了!”我问她:“你用什么颜色和什么颜色变成的呢?”张琳说:“我用红色和黄色变出来的。”武伊雪说:“我是用黄的和蓝的变成绿的。”佳佳在班上年龄偏小,能力也较弱,她在旁边看着他们,拿着一个空杯子和装有红色水的杯子,倒过来倒过去,我鼓励武伊雪去把自己的好办法教给她。在武伊雪的帮助下,佳佳也变出了一杯橙色的水,她高兴地说:“尤老师,我变出来了。”我向她竖起了大拇指,鼓励她自己变变看,还能不能变出其他颜色。)


玩颜料涂色的小朋友玩得也很开心,华煜拿着画笔将红色和黄色的颜料搅在一起,看到颜色的变化了,他开心地拿着其他小朋友看:“你们看,象鬼一样!”旁边的小朋友都伸过头来看,华煜更得意了,拿着画吓小朋友,我及时肯定了他的发现:“你的魔鬼颜色真可怕,大灰狼都会吓跑的,我们大家再来变变看,看能不能变出让小兔子喜欢的颜色,好吗?”孩子的注意力被转移了,又开始玩了。)


三、分享实验成果


师:小朋友,你们在玩颜色的时候,发现了什么?


幼儿:颜色变了。


师:颜色是怎么变的呢?请几个小朋友来变变看。(教师请各组的一个幼儿演示了自己的实验结果,并鼓励他们说出自己是怎样操作的。教师提供给幼儿展示自己实验过程的平台,幼儿在直观的感受中,能很清晰地讲述实验的过程,而底下的幼儿能认真观看同伴的实验操作,并有幼儿在议论着:我也是这样的,我会变不一样的颜色……)


师小结:不同的颜色混在一起会变成另一种颜色。


四、幼儿继续实验,鼓励幼儿换组实验,验证同伴的实验结果。


师:接下来请小朋友再去玩玩,到你们没有玩过的组玩,看看小朋友的发现是不是一样,也动动小脑筋,想想你能不能变出新的颜色。


幼儿进行第二次的实验操作。


五、活动延伸


师:今天小朋友发现了不同颜色混在一起会变成别的颜色这个秘密,真棒!以后我们还可以再找找,发现颜色还有什么秘密。


活动反思:


科学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发展幼儿的认知能力、提高他们的思维水平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一个人在幼儿期形成的对周围世界的探究兴趣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会使他们终生受益。这次活动来源于幼儿的日常活动,抓住了幼儿的兴趣点,所以对幼儿有很大的吸引力。回顾本次活动,有几点体会:


一、制定适宜的教学目的,做到心中有目标


《纲要》指出:幼儿园的科学活动重在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发展认识能力,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及班级幼儿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两条目的,1、感知两种颜色加到一起会变成别的颜色的现象,体验发现的乐趣。2、在活动中能认真观察、大胆尝试。


在活动中我能带着目标去观察孩子的实验操作,重点在引导幼儿通过实验发现颜色变变变的现象,感受其中的乐趣,在发现华煜变出的“鬼一样”的颜色,并干扰了同伴的实验时,能通过教师的及时介入,以变出小兔喜欢的颜色将幼儿分散的注意力集中到实验中来。


二、给幼儿充分自主探索的空间


活动开始时,教师没有象以往直接示范,引导幼儿观看实验的结果,而只是教给幼儿材料的操作方法,颜色到底会不会变,给幼儿留了悬念,幼儿在操作中惊喜地发现:两种颜色加在一起变成了别的颜色,提高了探索的兴趣,操作更有积极性了。在幼儿第一次实验后,教师请各组的幼儿代表上台演示自己的实验过程,给了幼儿展示的机会,并鼓励幼儿说出自己是用什么颜色和什么颜色加在一起变的。同伴的示范有时比老师的示范效果更好,幼儿能在同伴的示范中想想自己的发现是不是和小朋友的一样。


三、关注个别幼儿,注重个别教育


幼儿都是有差异性的,在活动中如何关注个别幼儿呢?分组活动是一个好的教育形式,活动中有的幼儿操作方法不对,这时我就让能力强的幼儿去帮助他,充分发挥了幼儿间的榜样示范作用。象佳佳在活动中不敢大胆操作,看到同伴实验成功了,心里是羡慕的,这时我让武伊雪去帮助她,在同伴的带动下,她终于也体验到了实验的乐趣,而武伊雪也懂得了帮助同伴是一件快乐的事。

为您推荐

幼儿园小小班健康教案《我们会保护自己》

一、活动目标 1.让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卫生知识和急救技术,学会保护自己。 2.用活动、知识竞答、讲故事、即兴表演等形式巩固并拓展学生对“自护”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培养学生

2021-04-14 08:58

小班教育教学活动教案《气球在哪里》

活动意图:   活动中我们以气球为载体,以孩子身体各个部位和提供的多种工具为媒介,给予幼儿充分的探索、尝试机会,让幼儿做中学,做中求答案,体现了幼儿的主体地位。活动中通过辅

2021-04-14 08:53

《尖尖的物品不要碰》小班教案

目:   1、让幼知道玩哪些东西危险   2、培养幼初步自我保护意识   准备   1、电风扇、电熨斗、刀片、香水图片、自制挂图   2、配套幼用书   程:   、示电风扇

2021-04-14 08:46

小班教案大全50篇

小班教案可以写教学目标以及内容。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一些基本的自我保护常识和相应的策略。 2、通过观察图片,推测可能发生的事情,了解这样玩的危险性。 3、积极参与户外

2021-04-14 05:29

急!!!求幼儿园小班教案《比大小》、要新颖、运用游戏!活动目标:1、让幼儿知道大小的概念、2、让幼儿懂的区分大小!

一.情景导入:   1.(出示青蛙)谁来啦?今天小青蛙要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你们欢迎吗?   2.看小青蛙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礼物呀?(出示皮球)   二.观察初步认识、感知大与小   1. 有几个

2021-04-14 03:55

幼儿园教案《可爱的家人》小班亲子教案

活动目的   1.通过亲子共同参加健康的活动,使儿童体验到家庭的欢乐和幸福,学会尊敬、关心父母。   2.让儿童和父母更多地接触,更好地沟通,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地成长。   活动

2021-04-14 02:08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