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如何做好幼小衔接教研活动方案!

如何做好幼小衔接教研活动方案

更新时间:2022-02-09 18:58:48作者:admin2

一、 案例背景:
《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任务应是向幼儿进行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为入小学打好基础。”“幼小衔接”问题广泛涉及到家庭、幼儿园、小学等教育机构,并直接关系到儿童的健康成长,所以“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工作”这一课题对大班幼儿及家长有重大现实意义。
二、 案例描述: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人生的一大转折,孩子从幼儿园做小朋友,变为小学的小学生,角色变了,要求变了,家长的期望值也变了,孩子就会有诸多的不适应,为此,我们对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任务意识、规则意识与独立意识、情商发展、学习适应性等教研内容进行了研讨。
在大班年段的组织下,我们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研讨活动:对大班幼儿的摸底调查、测验、经验总结、教师资料整理和认知辩论。
研讨前的准备,分两组进行,一组教师做好对孩子现有能力的摸底工作,另一组教师对幼儿园与小学两类教育机构进行比较分析,最后综合结果如下:
1、学习时间不一样
  幼儿园每天上午有1.5小时左右的集体教学时间,其它全是游戏,劳动,生活时间,小学每天有4~5小时的集体教学时间,较幼儿园多出3倍。
2、生活制度不一样
幼儿园强调一日活动的五交替,所以,活动动...一、 案例背景:
《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任务应是向幼儿进行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为入小学打好基础。”“幼小衔接”问题广泛涉及到家庭、幼儿园、小学等教育机构,并直接关系到儿童的健康成长,所以“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工作”这一课题对大班幼儿及家长有重大现实意义。
二、 案例描述: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人生的一大转折,孩子从幼儿园做小朋友,变为小学的小学生,角色变了,要求变了,家长的期望值也变了,孩子就会有诸多的不适应,为此,我们对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任务意识、规则意识与独立意识、情商发展、学习适应性等教研内容进行了研讨。
在大班年段的组织下,我们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研讨活动:对大班幼儿的摸底调查、测验、经验总结、教师资料整理和认知辩论。
研讨前的准备,分两组进行,一组教师做好对孩子现有能力的摸底工作,另一组教师对幼儿园与小学两类教育机构进行比较分析,最后综合结果如下:
1、学习时间不一样
  幼儿园每天上午有1.5小时左右的集体教学时间,其它全是游戏,劳动,生活时间,小学每天有4~5小时的集体教学时间,较幼儿园多出3倍。
2、生活制度不一样
幼儿园强调一日活动的五交替,所以,活动动静、强弱得当,适合孩子的特点。小学只有体育课,音乐课,活动课等才能让孩子动起来,孩子就会坐不住。
3、幼儿园是以游戏为主要教学形式的活动,强调孩子的动手操作,在做做、玩玩中积累经验,增长知识,而小学有严格的大纲,教师要按教育计划严格实施,所以,以听为主,孩子就会觉得小学不如幼儿园,没有玩具,没有游戏,不好玩。
4、睡眠时间不一样
  幼儿园的孩子,白天可以园内午睡二个半小时,晚上基本上从8:30~7:00,每天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小学的孩子,有的因为借读,择校等种种原因,离学校比较远,中午无法午休,再加上上学时间早(7:30),晚上有的孩子要做作业,睡得也较晚,所以,才入学的孩子常会无精打采,哈气连片。
5、师生关系不一样
  幼儿园一个班教师是二教一保配备,每时每刻都有一位教师、一位保育员伴随左右,随时解决孩子的困难。而小学是一个班5、6位课任教师,一节课一轮换,课间往往无教师在班,孩子一旦有了困难,只有自己解决,所以常常担忧一些以前不必担忧的小事,如大便了怎么办?口渴了怎么办?………
6、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不一样
  幼儿园的孩子,家长只要孩子吃饭、玩好,长得白白胖胖就满足了。到了小学,父母常会提出,作业要写好,考试要100分等要求,孩子就会觉得爸爸妈妈以前很关心我,现在这样要求,是不是不喜欢我了。因此,情绪受到影响。
  另外,幼儿园的孩子每天是空手入园,空手离园,无作业,无负担。而小学生每天要完成一定数量的作业,不得拖延,孩子也会不适应。
从以上两类教育机构的差异,可以看出,它给孩子在身心两个方面带来了诸多的不适应,使孩子感到陌生、恐惧,学习积极性不高。
此外,大班教师对幼儿的自理能力、任务意识、规则意识与独立意识进行了摸底、测验,在全体教师的激烈辩论和共同商榷下,认为:
1、注重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
(1)培养幼儿遵守合理的作息制度,有规律的学习与生活,早睡早起。
(2)培养幼儿能独立地完成穿脱衣服、鞋袜,养成良好的进餐、午睡等生活习惯。
(3)学会做一些简单的班级管理工作(班长、值日生),有一定的组织能力。
2、 培养幼儿任务意识、规则意识与独立意识
(1)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培养幼儿做事有计划,井然有序,不拖拉。
(3)通过各种游戏加强幼儿遵守纪律、规则,并锻炼幼儿的意志与品质。
3、重视幼儿情商发展
(1)在活动中发现幼儿的兴趣爱好,帮助幼儿学会自己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增强幼儿获得成功的信心。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师生关系中,要让幼儿成为活动中的主体。
(3)鼓励幼儿多与同伴、老师交往,鼓励幼儿建立合作意
4、注意教育的渗透性,提高幼儿的学习适应性
(1)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2)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专心听讲、保持文具和书包的整洁。
(3)适当改变学习环境,为了跟幼儿课堂环境接轨,在本学期桌椅的摆放上要进行改变。
(4)教会幼儿正确的坐立姿势和握笔姿势。
(5)运用各种活动提高幼儿听、说、读、写、算的能力。
(6)进一步加强幼儿的早期阅读活动,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最后,大家提出了家长们的积极配合,直接决定幼儿进步的速度,家长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认为家长应做好以下准备:
首先,对于幼儿园布置的任务,家长应积极配合完成,家长应该协助教师逐步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每天回家后应先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第二天能将作业及时的交给老师。
其次,家长应为幼儿设置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将幼儿房间的玩具慢慢收起来,置办写字台、书架、台灯等,给幼儿创设一个学习的环境。
总之,搞好幼小衔接工作不是单方面就能做好的,需要调动多方面因素共同努力,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让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健康成长。看着孩子们一天天在长大,一天天变懂事,这是我们最开心、最高兴的事。孩子们马上就要离开我们,去开始他们新的生活与学习。我们真诚的希望他们能带着我们的爱,飞向那更广阔的天空……
三、体会和反思
1、教研的形式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
以前,每次教研总是领导在上面讲,教师在下面做笔记,会议氛围总是死气沉沉,而且大家各抒己见的机会也比较少。这次教研我们采用了各种形式,特别是开展了一次辩论赛的形式,而且主持人不是领导而是一线教师,各组员事先查好资料,大家把自己的想法说得非常生动,整个气氛非常活跃。
2、孩子的各种能力要从“小”抓起
这里的“小”是指小班或托班的意思,孩子们的自理能力、任务意识、规则意识与独立意识、情商发展、学习适应性的培养,都应该从刚入园就开始了,不是读大班时才需培养,这样,教师教的轻松,孩子也不会一下子感觉到沉重的负担。
3、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熟悉小学低段教本
所谓自己有一桶才能给孩子一杯水,教师在领会实施幼儿园的教学目标的同时,也应该熟悉小学低段的教学情况,以便在教学中有明确目的。最好能向小学一年纪老师请教,共同商讨适合幼儿更好入小学的教学方法和教育形式。
4、要做好家长工作,争取与他们最好的配合
要把孩子的学习情况跟家长做如实的介绍,让家长知道自己孩子在班中的情况,有必要时可以请他们来观摩我们的活动。当家长知道自己孩子的优缺点后,就会主动跟老师询问,比如:孩子动作慢该怎么协助幼儿园改正、怎样辅导孩子做10以内的加减、怎样让孩子学会更好的与人交往、孩子阅读能力的培养等等。还可以开展知识讲座,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以及小学生的家长需要做那些工作。相信经过家园双方的努力,孩子肯定能得到最大限度的进步。
5、其实,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不光是幼儿园的任务,小学也应该做好衔接准备。小学和幼儿园都要改革,在教育形式上还要逐步靠拢,小学低年级教师应该学一些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之类的学科,增加教学趣味性。
四、问题与思考
面对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教师怎样更好的帮助能力较弱的孩子,让他们也能顺利的进入小学,更好的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

为您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