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搭船的鸟》教学反思!

《搭船的鸟》教学反思

更新时间:2021-11-09 08:21:58作者:教育文稿网

《搭船的鸟》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的单元主题是留心观察,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一是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二是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搭船的鸟》是本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以儿童的口吻,描写了“我”在去乡下的路上观察并认识翠鸟的过程,字里行间充满了童心和对自然的爱。在大自然中,我们要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和一颗爱大自然的心。文中的“我”正是这样的孩子,当“我”乘船去乡下的外祖父家时,“我”在途中用善于观察的眼睛捕捉到了这一情景,便将一只充满灵性的鸟儿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教学时通过重点引导学生学习描写翠鸟的语句,让学生了解“我”对翠鸟的外貌、动作所作的观察,感受“我”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1.学生课前预习,扫清字词障碍。
        学生课前预习课文,对课文有了一些了解,并结合已有知识和工具书将生字注音,圈画部首,基本上能记住大部分字,在课堂上对重点字进行教学,就节省了许多时间。

2.通过不同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

通过看插图理解“蓑衣”“橹”的意思,联系生活理解“衔、吞”的意思,大部分孩子们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词语的意思。
    3.整体感知课文,了解作者的细致观察。

课堂上我提出“作者对哪些事物和场景做了细致观察,说说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本以为学生对雨天船上的场景描写找不出来,没想到细心的李可欣找了出来,为同学们的学习打开了思路。通过引导学生找作者对事物和场景所做的细致观察,从总整体上了解课文内容。

第一自然段关于雨天船上的场景的描写,我通过引导学生找作者描写的景物,体会留心观察不但可以用眼睛看,还可以用耳朵听,从而感受到了这次普通的旅途由于翠鸟的出现变得趣味盎然。然后以第二自然段翠鸟的外貌描写为主,通过引导学生抓关键表示颜色的词语,让学生明确作者在观察时抓住了外貌中最有特点的颜色,而后观看插图,进一步理解作者从整体到部分的观察顺序,这样让学生初步了解了观察的方法和观察的好处。

不足之处是忽视了对学生的生成性指导,当学生提到“鹦鹉”这个词语也能让他感受到美丽时,急于下定论,而没有静下心听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此外生字指导也不够具体,学生在书写“翠”字时仍然不够规范。

上完课,我觉得在今后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1.抓住课文第二自然段中的总分关系,对学生进行总分习作训练,总分关系是学生习作中经常会用到,教学中要有所涉及。

2.课堂上要多读书,多有感情地朗读和精心的默读。

3.对学生的评价方面还需要下功夫,力求让自己的教学更上新台阶。

为您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