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小学自然学科有关实验的论文!

小学自然学科有关实验的论文

更新时间:2021-04-15 17:30:25作者:网络

  随着自然课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人们已经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小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已是摆在我们每个从事小学自然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急待解决的新课题。

自然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通过实验课对学生进行归纳、推理等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注意了在实验课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归纳、推理等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实验前设计问题,启发推理。

小学自然教材中,实验课内容占有较大的比例,为了充分利用实验课的优势向学生进行归纳、推理能力的培养,进行实验课教学时,在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前针对实验内容精心设计出启发性较强的问题--启发推理的思考题和观察实验的目标。
  使学生在实验前明确在本节课的实验中自己首先要“看什么”“想什么”“怎样想”对要学习的知识先进行推测、想象,然后再带着自己的推想进行学习、研究。如:义教七册《风》一课教学中,要指导学生通过观察风的模拟实验来认识风的成因。为了训练学生的推理能力,教师有目的在实验前首先提出了精心设计的思考题(启发推理),推想:1、箱内没点燃蜡烛时,烟的路径是怎样的?(烟往上升,不进箱内),这说明洞口附近有没有风?(无风),2、点燃蜡烛后,烟的路径又会是怎样呢?(烟进入箱内)这说明洞口附近有没有风?(有风)风会向哪时刮?(从箱外到箱内)。
  3、你认为风是怎样形成的?然后给学生一、两分钟时间进行推测、想象,并且学生把自己的推想说出来给同学听,让学生对需要认识的自然现象先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一下推测,然后带着要验证自己的推想的兴趣去观察实验现象,研究认识新知。这样做,首先充分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其次能够使学生更加认真细致地观察实验现象,目标明确,更重要的是能够很好地训练学生推理能力。
  

又如八册教材《声音的产生》一课的教学中,要通过拨皮筋、敲鼓皮、弹琴等几个实验来指导学生认识声音的产生。在演示音叉发声的振动时,教师没有按常规进行演示,而是首先指导学生提出启发推想的问题:1、同学们:音叉在发声时振动吗?2、如果音叉发声时振动了,用它接触水面会有什么现象?3、如果它没振动,水面会怎样?然后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讨论、推测,由于音叉学生们平时不常见,又不了解,因此推想的结果产生分歧,有一部分学生认为音叉发声时在振动,用它接触水面会激起水花或波纹。
  有的学生则认为音叉发声时没有振动,因为用眼看不到它在振动。教师通过设问,启发推想,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疑问或不同的看法,并且急切地想要看个究竟,搞个清楚,求知欲顿生,兴趣浓厚。实验中学生开动脑筋、推测、讨论,从而得出正确结论。这样做,这节实验课的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二、实验中验证假设,引导推理

实验课教学,实验过程中的教学是极其重要的阶段。通过实验过程的教学,教师不仅要使学生看到观察现象,通过现象,认识、理解所学知识,还要有目的、科学地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归纳、推理等诸多能力。
  这一阶段的教学,教者如果能科学的、有目的、精心的指导学生、训练学生,那么学生就能在实验过程中真正地理解、掌握知识、提高思维能力。因此教学中注重了对学生进行逻辑推理、归纳综合能力的培养。

还以讲《风》一课的模拟实验为例,实验前教师已经指导学生对实验产生的现象进行了推测,并且学生已经得出了假说性的结论。
  所以在模拟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就睁大了眼睛认真观察实验的每一个环节所产生的现象是否与自己的推想相符。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指导学生验证假设,指导推理。如在模拟风的实验教学中,教师把谈话、讲解、引导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推理能力的培养。在实验的开始(空气对流箱内没有点燃蜡烛,把点燃的香放在左侧洞口),师问:“烟向哪个方向冒?”(生:向上冒)。
  这种现象说明洞口附近有没有风?然后教师点燃箱内的蜡烛,问:此时箱内外的温度有什么变化?(行政管理:箱内温度比箱外温度高)。观察:这时的烟向哪个方向流?烟为什么会这样流动,你知道吗?你看到的这些现象与你实验的推测相符吗?根据这些现象你认为风是怎样形成的?在实验的过程中烟是向哪个方向流动,学生看的清,也说的清,至于烟为什么会这样流动,一时却有多数学生不知其原因,此时教师首先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讨论,然后结合学生的讨论结果给予恰当的讲解,即:“点燃蜡烛后,箱内外冷热不同,箱内空气受热上升,从箱上部的烟囱跑走一部分,这样箱内的空气就比较薄了,压力就减少了,相比之下,箱外的空气就会压进箱内,向箱内流动,箱内的空气不断受热上升,箱外的空气就源源不断流进箱内,这样就形成了一股由箱外向箱内刮的风。
  学生在模拟实验中通过看现象、想问题、听讲解,充分地理解掌握了所学知识(风的成因)。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指导学生推想:自然界中的风的形成的?首先启发学生思考:1、自然界中是不是也有冷热不同的地方?2、试根据实验中风的形成,推想自然界中的风是怎样形成的?然后由学生自己进行讨论,最后得出结论。
  由于学生通过前面的研究,已经有了既得知识(事实和感性认识)并且通过模拟实验得以验证,因此不难推导出最后的正确结论。学生在得出最后结论的同时推理能力也相应地得到了良好的培养。

三、实验后指导归纳,概括总结

教材中有时有很多知识需要通过几个实验来同时说明一个问题。
  这类实验课,做好实验后的指导是关键。教师根据实验内容,指导学生做好归纳、概括、总结,这不仅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实验现象所说明的道理,而且可以训练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如《声音的产生》一课的教学,“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这部分内容,教材中按排了三个实验来说明这个问题。
  (皮筋、鼓面、锣)这部分的教学中在学生分组做完这三个实验后,教师及时地指导学生归纳概括这一组实验现象,首先让学生汇报三个实验所观察到的现象,(拨动皮筋发声,皮筋有什么变化;在鼓面放几粒豆子,用鼓槌敲鼓发声时,鼓面有什么变化;用锣槌敲锣时,锣面有什么变化。
  )然后利用讨论题指导学生进行归纳。讨论题:这三种物体在发声时的现象有什么相同点?(在学生比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振动”一词来描述这三种物体发声时的相同现象)2、皮筋发声时在振动,鼓发声时在振动,锣发声时在振动。。。。。。由此可以推想出什么?(或问:由此可以推想各种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特征?结论是:各种物体发声时都在振动)3、使这三种物体发声的方法相同吗?4、这三种物体不同,使它们发声的方法也不完全相同,但它们却存在一个相同点--发声时都在振动着。
  由此可以推想:声音的产生可能与什么有关系?(与物体的振动有关系)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将上述的几个讨论题的结果归纳起来得出结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汇报实验现象--讨论实验现象反映出的问题--归纳概括--得出结论等一系列过程,真正地获得了知识,培养了归纳概括能力,教学效果良好。
  

小学自然教材中有很多内容都很便于对学生进行各种思维能力的培养,如:实验课《风》《声音的产生》。。。。。。解暗箱课《人的骨骼》《血液循环器官》。。。。。

教学实践证明:实验课不仅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观察能力、训练实验技能的好阵地,而且还是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等思维能力的良好时机。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十分注重发挥实验课的优势,抓住实验教学环节中的各个不同时机,(实验前启发推理;实验中引导推理;实验后指导归纳、概括总结。)因势利导,启发学生通过动手实验,用心观察,动脑思考,不断的训练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归纳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使学生的实验技能和思维能力同时得到发展,从而提高发学生的能力素质。
  像解“暗箱课”“逻辑推理课”等课型也肩负着同样的任务。我们只不过是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首先在实验课中刚刚起步,正在摸索着前进,从而实现我们共同的奋斗目标--改革小学自然教学,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为您推荐

美术教案如何写?

那么短的时间上一节课? 建议你可以教教简笔画会比较简单而且比较灵活 比如你可以教他们画一个圆,然后告诉他们这个圆加上一些东西的话其实还可以变化成很多的东西, 如人的脸

2021-06-08 04:28

学习乐高有什么好处,不就是玩积木嘛?

你好 学习乐高可以激发孩子参与科技的乐趣,鼓励孩子在玩中学习,教导孩子反复去试验,培养挫折感,也可以培养孩子想象、创造、发展能力,更可以建立孩子的自尊和自信。 一,乐高积木

2021-06-06 05:20

案例分析:一个小孩子霸占积木,不让其他的小朋友玩,你会怎么做?

将该幼儿的积木收起放在幼儿看得见却够不到的地方,其他幼儿继续玩耍,观察该幼儿的情绪变化。 1. 情绪激动,哭闹不止 。可以给幼儿一定的发泄时间 大概3到5分钟,再去哄幼儿,明确目

2021-06-06 03:47

如何培养孩子的网络安全意识

一、网络信息安全意识的建立与培养。 1、知识的培养。 在每个年级高中之一,我们组织学生学习《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并执行“虚拟世界的现实思考”的讨论在信息技术课程,

2021-04-16 07:02

家长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

原发布者:三一文库 三一文库(www.31doc.com)/心得体会范文/心得体会优秀家长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说起孩子,每个父母都有说不完的话题,孩子的成长倾注了我们太多的心血与爱,当然

2021-04-16 06:54

家庭教育的方法有哪些?

1.潜移默化法。潜移默化是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地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家庭中的子女,从生下来就受到父母的感染,有很多言行,就是学父母的,这就是潜移默化发挥的

2021-04-16 06:09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