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考学生为什么会被分流?!

中考学生为什么会被分流?

更新时间:2021-11-27 13:12:31作者:admin2

1:1的优化中等教育是必经的过程,但是目前并不是所有的省份都是1:1分流,有非常多的地区,在中考的时候还是选择6:4分流的方式,北京普通职高的比例目前是7:3。大家都是从高比例向低比例慢慢的过渡,最终比例会成为5:5,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为什么不让学生考大学呢?这也是因为国家现在需要复合型的人才。现在大学主要培养的是理论型的人才,更注重学术的培养,导致国家技能型人才大量缺乏,这部分人群缺口大约在1,097万左右。国家现在正在快速发育的阶段,社会建设除了需要大学生,大专生之外,同样也需要非常多的中专生。最近这几年国家始终在发展职业教育,对于中专教育的扶持力度比较大,孩子从职高毕业并不意味着孩子没有出息,很有可能他们的薪水会更高,找工作也更有保障。而且在中考的时候也没有考上高中的孩子,相信在激烈的高中生涯当中,脱颖而出的概率也是非常低的。与其浪费三年的高中生涯,还不如好好的去学习自己的技术,这样可以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出路。自古以来职业就是不分高低贵贱的,只要家长和学生摆正自己的态度,在职业学校也可以认真的学习,那么未来的成就未必就会比大学生低呀。现在非常多的职高都在经历改革,相信未来的学习风气肯定会越来越好,当这些学校的本质发生了改变,相信家长,也不是特别的抗拒将自己的孩子升上职业学校了,职高学生并不是全部都没有出息的,只要学好专业技能,相信在未来社会上依旧会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近年来,“普职分流”备受人们关注,尤其今年“1:1分流”的说法在网络上引发热议。更有甚者提出“50%孩子上不了高中只能上职校”的言论,引起不少家长的焦虑。普职分流的真实情况是什么呢?近几年的普职比在什么范围?教育部职业教育中心研究所副所长曾天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高中教育阶段招生普职比大体相当是优化中等教育结构的客观要求。高中阶段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大体相当并非机械地要求5:5,历史数据也是在左右摆动的,有的时候职业教育占比多一些,有的时候普通教育占比多一些,振幅大体在6:4或4:6之间。”2020年5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20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指出:坚持职普比例大体相当,适度扩大中职招生规模。注意这里说的是“大体相当”,并非机械的、明确的五五分。而且,再看“十三五”(2016年-2020年)期间的教育公报数据:5年里,中职招生占比稳定在42%左右,意味着普高招生占比是58%左右。2016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593.34万人,比上年减少7.91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总数的42.49%。2017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582.43万人,比上年减少10.91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总数的42.13%。2018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557.05万人,比上年减少25.38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总数的41.27%。2019年教育公报显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600.37万人,比上年增加43.32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总数的41.70%。2020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644.66万人,比上年增加44.30万人,增长7.38%,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总数的42.38%。故而,看到这些数据,大家还焦虑什么呢?近五年以来,普职比都非常稳定,而且普高招生占比较多,将近60%。再退一步讲,进入中职就一定不好么?国家教育改革的方向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已经建立“中职-高职-本科”的体系。大多数普高学生想上大学必须且只有参加高考,年年都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最后一多半人依然是就读高职高专院校。而中职的学生有多种升学选择和渠道。此外,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职业教育是大众化的教育,突出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培养有知识、有技能的高素质人才适应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社会的需求。“一技之长,能动天下”,以技能改变命运的学生大有人在。所以,切莫轻视职业教育,就读职业学校并不意味着“将就”,也有可能是成就。(来源:聚焦职教《解析“十三五”职教变化:中职逐渐“走红”,高职师资紧缺》)

为您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