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幼儿大班客人进来及时就坐教案!

幼儿大班客人进来及时就坐教案

更新时间:2021-06-05 06:23:03作者:admin2

大班礼仪:我会招待客人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会有礼貌地做小主人。
2.学会使用礼貌用语进行交往。
3.让幼儿懂得一些做客和待客的简单礼节。
活动准备:利用教室的一个角落布置成小主人的“家”。
活动过程:一、律动《找朋友》。请幼儿两个结成对子,一起做律动《找朋友》。问题:这首歌都有哪些礼貌用语或者哪些动作体现出了礼貌?(敬个礼、握握手、再见)
问题:你们喜欢自己的好朋友吗?(喜欢)你们希望自己的朋友去你家做客吗?(希望)
二、情景示范:做客。
“咚咚咚……”(敲门声)
“咦?是谁在敲门?我来看一看!”
“谁呀?”“小韩老师!”
“我的好朋友来我家做客了!我真高兴!”
(开门)“你好,小韩老师!”“你好,大韩老师!”(两人热情地握手、拥抱)
“欢迎你来我家做客,快请进!”(手势:手心向上,四指并拢,拇指与四指分开,手臂打开,作请状)
进屋后,“小韩老师,请坐!”(请的手势)
“我给你倒杯茶吧!”(倒茶)“不麻烦!”“请喝茶!”(双手捧着茶杯,递给客人)”“谢谢!”(双手接过茶杯)“你家装修得蛮不错的!”“还好吧,简单一些!”“你这件衣服哪买的?真好看!”“虎林买的,不值钱!”“时间不早了,我要回去了!”“再玩一会儿吧!”“不了,我告辞了!”“好吧,再见!没事来玩吧!”“好的,也希望你去我家玩!”(主人把客人送到门外,看到客人走远之后再把门关上)
送走了小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回顾一下刚才的情景。
听见敲门声,先问“请问你是谁?”确认这个人认识,才可以给他开门,防止陌生人的进入。
开门后,先问好,之后请客人进来,请坐,请喝茶,或者请客人吃一些水果,当客人提出要走了,我们要真诚的挽留一下,然后和客人说再见,欢迎再来。一定等客人走了,再关门。
三、幼儿示演。
请一组小朋友来表演做客的情景。
表演之后,请观众小朋友纠错,老师讲评。
四、观看视频《我会招待客人》 。
在观看的过程中,老师适当地讲解。
观看后提问:美美是如何招待客人的?你觉得哪些地方做得好?(教师从待客之道引导,重点是相互介绍这个地方)
“王叔叔,这是我家邻居,张爷爷!”
“张爷爷,这是我爸爸的同事,王叔叔!”
五、开展竞赛,幼儿进行情景表演。
将全班幼儿分成“喜羊羊”队和“灰太狼”队。两队分别进行情景表演,每队演完之后,请对方点评,听课教师当评委,决定是否获得礼物。最后,礼物最多的那一队获胜!
六、以儿歌进行总结活动。
小朋友今天学会了如何招待客人,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也要争当一名有礼貌的好孩子,下面和老师一起以三字歌的形式总结一下待客之道:客人到,起身迎。引入座,茶水敬。初相识,做介绍。带尊称,有礼貌。
课后反思:本次活动,我围绕怎样待客这一主体展开活动,开始部分,我利用情景示演导入课题,让幼儿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引起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主题部分,我通过让幼儿说一说,看一看,演一演,比一比,让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懂得了怎样做客待客的基本礼仪。让幼儿分角色进行表演把活动推向了高潮,幼儿情绪高涨,都能积极地参与到游戏中,让幼儿充分体验了做客待客的礼仪,培养了幼儿使用礼貌用语的良好习惯,给幼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寓礼仪于游戏中,使幼儿身临其境,在真实自然地氛围中学会简单地礼貌用语,达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活动中也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虽然这次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如何招待客人,但是在做客时的礼貌强调的不够,老师在示演的过程中有些呆板,不够生活化,真实化,细腻化,导致幼儿在后来的情景表演中,客人的示演不够礼貌,幼儿的话少,生硬,有些呆板,不够灵活、自然;其次,在主人介绍客人的过程中,应向幼儿渗透,先介绍老人,后介绍年轻人,也就是先介绍长辈再介绍小辈,这也是礼貌的一部分;再次,教师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教师把主动权交给孩子,让幼儿说出美美是如何有礼貌的,在重点相互介绍的过程中,可以就着当时的火候,现场请幼儿示范,那样幼儿的印象会更深刻!孩子的世界,应该交给孩子,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适时的放手会让幼儿更好的展示自己,这一点,我做的不够,总怕孩子没有我的“引导”做得不好,很多地方应该由孩子说的、做的,或者是孩子的总结的地方都由我“代劳”了!这都是需要我改进的地方。

为您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