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山东省地名的来历!

山东省地名的来历

更新时间:2021-04-21 17:07:18作者:网络

济南因在古济水(古四渎之一“济水”,其故道今为黄河所据)南岸而得名。济南作为行政区域地名而见于史书记载则早于西汉初年,距今已有2100多年。它自古是夷人聚居之地,处于泰山文化圈之内,产生了东夷文化。4000年前即以烧制黑陶为特色。以黑陶为标志的文化遗址,最早在济南龙山城子崖发现,因此成为"龙山文化"的命名地。  时代在变迁,济南在发展,这块土地上演绎了和正在上演着一幕幕生动感人的故事。  商周时代,济南为古谭国地。春秋战国时期,济南,地属齐国。此时著名的齐晋之战,即发生在今济南市北郊马鞍山一带;战国时期的齐国大思想家邹衍,创立阴阳五行学说,为稷下学派著名学者,其墓即在章丘;卢人(今长清人)扁鹊,精通内科、妇科、五官科、小儿科,创立望、闻、问、切的诊病方法,在中国医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建立郡县制。今济南市区地属济北郡,称历下邑。汉初,设立济南郡,此为“济南”一名出现之始。济南郡治设于东平陵(今章丘县平陵城)。汉文帝时,年过九旬的济南人、秦博士伏生口授今文《尚书》二十八篇,使之得以流传后世。魏晋南北朝时期,朝代屡屡更替,这一时期,佛教在济南兴盛,以历城县柳埠朗公寺为中心,形成山东一带的佛教盛地。隋朝开皇三年,改济南郡为齐州,辖历城等10县。北宋政和六年,又把齐州升为济南府。被称为“文学之国”、“富饶之地”,为全国赋税最多的地区之一。珍藏于今的北宋“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商标铜版,为现存中国最早的商标,表明了当时济南工商业之发达。“济南二安”——李清照(号易安)、辛弃疾(字幼安)创作了大量的诗词篇章,分别成为蜚声中华词坛的“婉约派”、“豪放派”杰出代表。金代,济南仍为府,属山东东路。此时,在城北开凿了小清河,直通至海,使济南成为重要的盐运集散地,对后世本地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金元之际,济南仍是文化繁荣之乡。著名散曲家、济南人杜仁杰博学多才,诗文俱佳,他曾多次同文学家元好问共游济南。元好问在遍游济南山水后,写下“羡煞济南山水好”、“有心常做济南人”等颂扬之词。城市园林湖泉经知州曾巩等人的整治,更加明媚怡人引得文学大家黄庭坚吟赞“济南潇洒似江南”。明初,济南辖泰安、德州等26县。洪武九年,山东最高行政机关“承宣布政使司”由青州迁至济南,至此,济南成为山东省会。清代,济南仍为山东省治。帝国主义的野蛮入侵之时,山东地区义和团运动的首领朱红灯曾在长清一带活动,在“天下义和拳兴清灭洋”口号鼓动下,济南城乡的反帝爱国运动达到高潮。本世纪初,济南成为胶济、津浦两大铁路干线的交汇点,八方辐辏,商货转运便利。解放后,设立济南特别市。1949年5月复称济南。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济南进入了社会主义新时期。从此济南的发展掀开了新的一页。

山东的名称,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当时,关中的秦人,称崤山或华山以东的地区为山东,有时也泛指秦以外的六国领土。至唐代和北宋时代,太行山以东的黄河流域广大地区被称作山东,到了唐代末年,有人用山东专指齐鲁之地。到了金代,设置了山东东、西二路,山东才真正成为政区名称。明代初期设置山东行省,后改称山东承宣布政司。清朝初年,设置山东省,“山东”正式成为本省的专称。 济南,因位于古济水之南而得名。西汉置济南郡,其首府设在东平陵城(今章丘西北),济南之名始现。西晋永嘉末年,济南国的首府又由东平陵城迁至历城,济南开始建城设治。此后,今济南市区成为历代州、府、路、省的行政中心,发展成为海岱地区的大都会。1994年2月,确定为副省级城市。 青岛,因树木繁多,四季常青而得名。原为一渔村名。1891年,清政府议决在胶澳(青岛)设防,是为青岛建制开始。1897年11月,德国占领青岛。并开始城市总体规划,使城市形态初具雏型。1899年德皇将胶澳租借地的新区(即现在市南区及市北区一部分)命名为青岛。1994年2月,确定为副省级城市。 淄博,因临淄与博山而得名。1945年8月成立淄博特区,设专员公署,隶属鲁中行政区,此为淄博成为政区名称之始。以后区划和名称几经变更,至1961年1月淄博市与惠民分设,市级机关由博山区迁到张店区。 枣庄,因多枣树而得名。早在唐宋时期已形成村落。1918年建镇,1948年于枣庄镇设枣庄办事处(县级)与峄县俱属鲁南行政区第五区,1958年9月峄县机关迁至枣庄镇。1960年撤消峄县建立县级枣庄市。1961年9月改为地级市。 东营,因唐太宗东征时,曾在此安营扎寨,设东营、西营而得名。明洪武年间建村。1961年4月,华北石油勘探处在东营村附近打成第一口勘探井,获日产8.1吨工业油流。由是东营村一带逐步形成了由会战指挥部和部分二级单位机关及后勤单位组成的矿区城镇,人们称之为“基地”。1965年3月,惠民地委决定成立县级工作机构——**惠民地区东营工作委员会和东营办事处。1983年成立地级市。 潍坊,因潍县与坊子区而得名。1948年潍县城区与坊子矿区于今市区置潍坊特别市,取各首字命名。潍坊之名首见。1949年改为潍坊市,1950年潍坊市撤销,1951年重建县级潍坊市。1983年改为地级市。 烟台,因明奇山所烽火台而得名。原为渔村。明洪武年间,为防海寇侵优,在芝罘设狼烟墩台,又称“狼烟台”,烟台由此得名。清初,已形成一定规模的居民区。1861年5月,清政府批准烟台为通商口岸,并筹建东海关。1862年2月,登莱青兵备道由莱州移驻烟台,道台崇芳兼任东海关监督。烟台建置开始。1983年,成立地级市。 威海,取“威震东海”之意。明洪武年间,为防倭寇侵扰,设威海卫,取“威震海疆”之意。永乐年间修筑威海卫城,是为城建之始,威海卫逐步从有防无城而演变为海防重镇。1898英人租借,1951年对外关闭。1987年升为地级市。 济宁,因居其中而获济水之宁而得名。古济州,治于巨野。1150年巨野水灾,遂移济州于任城(今济宁)。元升济州为府治,由于地势较高不受泛滥之害居其中而获济水之宁,故名“济宁府”。济宁之名首见。1983年改为地级市。 泰安,取“国泰民安”之意。古为岱岳镇。北宋年间,太祖下诏,迁乾封县县址和封禅中心于岱岳镇。金置泰安军,取“泰山安四海皆安”,即“国泰民安”之意。泰安之名首见。1928年济南沦陷,曾作为省会。1985年改为地级市。 日照,因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宋置日照镇,属莒县,取“日出初光先照”之意,日照之名始见。金升日照镇为县,仍名日照。1985年升为地级市。 莱芜,因莱族与牟族杂居而得名(尚待考证)。汉初置莱芜县于原山以北,县治在今淄博市淄川区高庄。此后或撤或置,或析或合,至金代,县治迁至今莱城。此后,境城基本稳定。1992年升为地级市。 临沂,因境内沂河而得名。隋设临沂县,始称临沂,因境内沂河而得名。清升为沂州府,设立兰山县,民国年间,沂州府撤销,兰山县改为临沂县。1994年改为地级市。 德州,因德水(黄河)得名。秦改黄河为德水。汉在今陵县设安德县,隋唐改称德州。明移德州于今地,设德州卫。民国改为德县。1946年析德县城关区置县级德州市,1994年改为地级市。 聊城,因古有聊河而得名。春秋战国曾称聊城邑(今城区西北)。秦置聊城县。北魏于县东筑城置平原镇(今城)。隋废镇,移平原郡与聊城县于此。1952年由平原省划入山东省,1997年改为地级市。 滨州,因濒临渤海而得名。隋唐五代建县制,五代后周改渤海县为滨州。以东濒渤海得名,滨州之名首见。民国改为滨县。1982年析出北镇与博兴一部分置县级滨州市,因古滨州得名。2000年改为地级市。 菏泽,因天然古泽得名。为济水所汇,菏水所出,是沟通古济、泗两大水系的天然湖泊,今湮。清曹州升州为府,设附郭县,赐名菏泽。菏泽之名始见。1952年由平原省划入山东省,2000年改为地级市。

为您推荐

福建地区考研院校有哪些

1、厦门大学 由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国内最早招收研究生的大学之一,学校早期建筑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首批中

2021-04-25 10:11

福州大学在211高校中处于什么水平?

在福建可能最出名的高校是厦门大学,许多外省的人可能对福州大学闻所未闻,甚至包括的舍友,在高考报志愿之前都没有听说过这所211高校,在大部分人眼里福州大学都是比较靠后的211高

2021-04-25 09:47

2019硕士研究生考试时间安排?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为2018年12月22日至23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2月24日进行(起始时间8:30,截止时间由招生单

2021-04-25 08:54

云南为什么叫云南?

因在云岭以南而得名。相传汉武帝时有人在白崖看见彩云,派人追彩云到这里,因为设立的县在彩云的边,所以叫云南,简称云。因为昆明附近是古代滇国,故又简称滇。 云南是人类文明重

2021-04-25 03:56

云南省有哪些市

云南下辖16州市,分别是:昆明市、曲靖市、昭通市、玉溪市、楚雄州、红河州、文山州、普洱市、版纳州、大理州、保山市、德宏州、丽江市、怒江州、迪庆州、临沧市。 扩展资料:

2021-04-25 03:23

云南有哪些少数民族?

云南有25个少数民族。它们是阿昌族,白族,布朗族,布依族,傣族,德昂族,独龙族,哈尼族,回族,景颇族,基诺族,拉祜族,满族,苗族,蒙古族,纳西族,怒族,水族,藏族,佤族,瑶族 彝族,壮族,普米族,傈僳族 。

2021-04-25 01:5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