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庄周家贫;庄周家贫讽刺什么?有何意义?!

庄周家贫;庄周家贫讽刺什么?有何意义?

更新时间:2021-06-07 19:03:39作者:admin2

庄周家贫,故往借粮于监河侯。监河侯说庄周家贫:“好吧,我将得封地交纳的租税。得到后借你三百金,好吗?”庄周生气而变了脸色。说:“我昨天来到道路中间。有声唤我。庄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庄周问:‘鲋鱼,你是做什么的呀?鲋鱼说:‘我是东海里的小人物,可有一点点水救活我呢?庄周说:‘好吧,我将往南到吴国越国去游说君主。引长江之水来救你,好么?’鲋鱼忿然作色:‘我失去了身边的水,我没有地方安身。我得斗升的水就活了。你竟然这样说,还不如先到卖干鱼的店里寻找我呢!’”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要诚心诚意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决不能只说大话,开空头支票,不切实际的好话是毫无用处的。

“庄周家贫,故往贷栗于监河侯。。。”的寓意赏析 原文: 庄周⑵家贫,故往贷粟⑶于监河侯⑷。监河侯曰:“

寓意: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要诚心诚意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决不能只说大话,开空头支票,不切实际的好话是毫无用处的。这个故事源于庄周借粮,但是监河侯却开出了一张空头支票,要等到拿到金钱之后。庄子‘忿然作色’,立刻讲述了一个寓言故事来反击监河侯。这个寓言故事后来转化成一个成语:涸辙之鲋。庄子善于通过寓言故事来说理,这个故事是用来说明求助于人是困难的,统治者是虚伪的。

庄周家贫中监河侯是怎样的人

涸辙之鲋 庄周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 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 >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 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 鱼之肆!’” 自译:庄周家境贫寒,因此到监河侯那借粮.监河侯说:“好的!我马上就可以得到俸禄了,(等钱到了) 我将借给你三百两银子,好吗?” 庄周忿然变(脸)色道:“我昨天来(的路上),(听见)在道路中间有东西在叫喊.(我)四周环顾一 看,在车辙中有(条)鲋鱼.我问它道:‘鲋鱼啊!你这是在干什么啊?’(鲋鱼)回答说:‘我,是东海的水族 臣民.您有没有斗升之水让我活命啊?’我说:‘好啊,我将去说服南方的吴越国王,引来西江的水来迎接您,好 吗?’鲋鱼忿然变色道:‘我失去了我惯常生活的环境,我没有安身之地了.我只要得到斗升之水就可以活命了. 您却说这样的话,还不如早点到卖干鱼的店铺去找我吗!’” 感:这让我想到庄子的另一个故事:相濡以沫.所谓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此处让人互相扶助,不 要许人以遥遥无期那么淡漠.看来“相忘于江湖”是理想,互相帮助是现实.有社会就很难相忘,实现了共产主义 大概就可以了. 现实生活中,互助是美德,互相利用是普遍.真所谓美德之所以成为美德,就是因为龌龊的存在——而且 太多.一旦互助不成其为美德了,也就是因为没有了龌龊的尔虞我诈、不择手段的互相利用——没有利益就拒人千 里之外了.

为您推荐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哪些方面

这个好像在教学法里边有涉及到吧!(一)、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要使学法指导行之有效,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掌握有效学习方法的前提条件和必要保证

2021-05-31 12:40

应收帐款、其他应收款的内容是什么?新会计制度

应收账款:应向购货单位收取的购买商品、材料等账款; 代垫的包装物、运杂费; 已冲减坏账准备而又收回的坏账损失; 已贴现的承兑汇票,因承兑企业无力支付的票款; 预收工程价

2021-05-29 12:59

企业如何加强其他应收款的管理和控制?

1.健全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管理制度 就加强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和监控,建立健全企业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管理制度,切实解决企业间的账款和企业内部欠款回收问题,根据有关政

2021-05-29 12:46

被派出所要求采集为重点人口,对我有什么影响吗

派出所的信息采集,是方便今后破案用的,和案件本身没有关系。 需要采集的有血液,毛发和指纹,DNA等。 被采集的人员,现在主要是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或者是已经被刑事和治安处罚的

2021-05-29 12:37

最新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最新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作为我们教师需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来提高自己。所以我们理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己。以下教师读书心得体会范文是XX教师读书心

2021-05-29 12:24

怎样撰写读书笔记和学习心得文章

[怎样撰写读书笔记和学习心得体会]怎样撰写读书笔记和学习心得(体会)文章    文种特征   1.概念   读书笔记,就是读书时记录下来的重要观点、语句、故事或读书后产

2021-05-29 12:13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