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05-16 12:20:29作者:admin2
楼上的老大,别人是让你说方法规律,不是让你背书哦其实很简单.弄清楚汉字的平仄,分清平、上、去、入四声的字 平就是平声字,约等于普通话中的1、2声,上、去、入是仄声字,‘上’约等于普通话中的3声,‘去’约等于普通话中的4声,‘入’普通话里几乎没有。。。具体要做的是:找一部平水韵或 晚翠轩词韵(网上有,BAIDU搜1下即可)帮你搜了1个平水韵http://www.shiandci.net/cjg4.htm看里面的入声字,读这些字, 如果您是南方人,您会觉得入声字的发音方法和平、上、去3声不同,那您就可以多读多熟悉,做到能分清楚普通话里归到平声里面的入声即可; 如果您是北方人,那么恭喜您,您不可能通过读分出入声字,您就需要把归到平声里面的入声背下来。 赠送2本格律诗词入门读物:http://chinese.pku.edu.cn/tang/shcgl.htm 《诗词格律》王力著 http://www.cnread.net/cnread1/gdwx/s/shumenglan/001/001.htm 《白香词谱》舒梦兰选编
古汉语是“平”“上”“去”“入”四声。除了平声,是“平”以外,“上”“去”“入”三个声调全是仄声,也就是“不平的”声调啦。现代汉语中,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就是我们常说的“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四个声调。“第一第二声”为平声,“第三第四声”为“不平”,也就是仄啦。那是古汉语,她的四声是:1,“平声”2,“上声”3,“去声”4,“入声”现代汉语的四声是:1,“阴平”2,“阳平”3,“上声”4,“去声”四个声调。就是我们常说的“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四个声调。“第一声,第二声”为平声,“第三声,第四声”为“不平”,也就是仄啦。首先,我们可以了解一下诗歌的特点:第一,从诗歌所反映的思想内容方面来看她具有相对的集中性。 第二,从诗歌所使用的表达方法方面来看,她具有极强的抒情性。 第三,从诗歌创作的语言形式方面来看她具有优美的音乐性。前面两条我们暂时放一下,因为她们都是通过第三点,即具有优美的音乐性的语言形式来表达出来的。我们说,诗歌的语言具有优美的音乐性,那么,诗歌语言的音乐性是从哪里来的呢?当然不可能来自乐谱!那就是从语言的声调中来的!即:古汉语的四声:1,“平声”;2,“上声”;3,“去声”;4,“入声”,或者,现代汉语的四声:1,“阴平”;2,“阳平”;3,“上声”;4,“去声”。也就是学术界所谓的《旧四声》和《新四声》。在诗歌创作中,诗人们有意识的把长短、高低、升降不同的声调,错落有致的排列组合起来,用以反映不同的思想内容和感情,这就有了古风和近体诗的区别,这就有了唐诗和宋词的区别。。。。。。诗人们通过什么手段来组合单字、单词(这里我借用一下外语的习惯说法,以强调字和词的单个性),使其成为优美的诗句呢?当然不可能完全用《四声》来解决,那样太繁琐。只能画一个粗线条,来大致区分一下诗词用语的长短、高低、升降。那就是平仄格律。也就是,将所有的汉字,以声调的“平”与“不平”为界限,凡属平声的字为“平”,除“平”以外的字,统统为“不平”。不平也就是“仄”(zé =不平)了。只要交替使用平声字和仄声字,就可以达到声调上的抑扬顿挫效果,不至于诗句太单调。汉语基本上以两个音节为一个词组单位让平仄交错,就构成了近体诗的基本句型,称为律句。对于五言来说,它的基本句型就是:“平平仄仄平”或“仄仄平平仄”这两种句型。首尾的平仄相同,即所谓平起平收,仄起仄收。我们若要制造点变化,改成首尾平仄不同,就是把最后一字移到前面去,变成了: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除了以后会讲到的特例以外,五言近体诗无论怎么变化,都不会超出这四种基本句型。七言诗只是在五言诗的前面再加一个节奏单位,它的基本句型就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七言近体诗无论怎么变化,也都不出这四种基本句型。这些句型有一个规律,就是逢双必反:第四字的平仄和第二字相反,第六字又与第四字相反,如此反复就形成了节奏感。但是逢单却可反可不反。 我们在写诗的时候,实际上很难做到每一句都完全符合基本句型,写绝句时也许还办得到,写八句乃至更长的律诗则几乎不可能。如何变通呢?那就产生了这么一句口诀,叫作“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也就是说第一、三、五(仅指七言)字的平仄可以灵活处理,而第二、四、六以及最后一字的平仄则必须严格遵守。这个口诀不完全准确,在一些情况下一、三、五必须论,在特定的句型中二、四、六也未必分明.近体诗的句子是以两句为一个单位的,每两句(一和二,三和四,依次类推)称为一联,同一联的上下句称为对句,上联的下句和下联的上句称为邻句。近体诗的构成规则就是:对句相对,邻句相粘。 对句相对,是指一联中的上下两句的平仄刚好相反。如果上句是: 仄仄平平仄 下句就是: 平平仄仄平 。同理,如果上句是:平平平仄仄 下句就是:仄仄仄平平 。除了第一联,其它各联的上句不能押韵,必须以仄声收尾,下句一定要押韵,必须以平声收尾。所以五言近体诗的对句除了第一联,只有这两种形式。七言的与此相似。第一联上句如果不押韵,跟其它各联并无差别,如果上、下两句都要押韵,都要以平声收尾。这第一联就没法完全相对,只能做到头对尾不对。其形式也不外两种: 平起: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起: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再来看看邻句相粘。相粘的意思本来是相同,但是由于是用以仄声结尾的奇数句来粘以平声结尾的偶数句,就只能做到头粘尾不粘。例如,上一联是: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下一联的上句要跟上一联的下句相粘,也必须以平声开头,但又必须以仄声收尾,就成了: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为什么邻句必须相粘呢?原因很简单,是为了变化句型,不单调。如果对句相对,邻句也相对,就成了: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第一、第二联完全相同。在唐以前的所谓齐梁体律诗,就是只讲相对,不知相粘,从头到尾,就只是两种句型不断地重复。唐以后,既讲对句相对,又讲邻句相粘,在一首绝句里面就不会有重复的句型了。这也是近体诗在结构上的变化和发展。根据粘对规则,我们就可以推导出五言绝句的四种格式: 一、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韵)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韵)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韵) 二、仄起首句押韵: 仄仄仄平平 (韵) 平平仄仄平 (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韵)如: 塞下曲 (卢纶) 林 暗 草 惊 风,(韵) 将 军 夜 引 弓。(韵) 平 明 寻 白 羽, 没 在 石 棱 中。(韵)三、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韵) 四、平起首句押韵: 平平仄仄平 (韵) 仄仄仄平平 (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韵) 五言律诗跟这相似,只不过根据粘对的原则再加上四句而已。比如仄起首句押韵的五言律诗是: 仄仄仄平平 (韵) 平平仄仄平 (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韵) 根据粘对规律,还可以十句、十二句……无限地加上去,而成为排律。 粘对也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基本上也是遵循“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口诀,也就是说,要检查一首近体诗是否遵循粘对,一般看其偶数字和最后一字即可。如果对句不对,叫失对;如果邻句不粘,叫失粘。失对和失粘都是近体诗的大忌。相比而言,失对要比失粘严重。粘的规则确定得比较晚,在初唐诗人的诗中还经常能够见到失粘的,即使是杜甫的诗,也偶尔有失粘的,比如名诗《咏怀古迹》的第二首: 摇落深知宋玉悲, 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 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 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 舟人指点到今疑。 第三句就没能跟第二句相粘。这可能是不知不觉地受到齐梁诗人的影响而一时疏忽。对的规则在齐梁时就确立了,所以在唐诗中很少见到失对的。现存杜甫近体诗中,只有《寄赠王十将军承俊》一首出现失对: 将军胆气雄,臂悬两角弓。 缠结青骢马,出入锦城中。 时危未授钺,势屈难为功。 宾客满堂上,何人高义同。 第一、二句除了第一个字,其它各字的平仄完全相同,是为失对。这可能是赠诗时未来得及仔细加工而一时疏忽。还有一种情况,是为了表达的需要而不顾格律。比如杜甫的另一首名诗《白帝》: 白帝城中云出门, 白帝城下雨翻盆。 高江急峡雷霆斗, 古木苍藤日月昏。 戎马不如归马逸, 千家今有百家存。 哀哀寡妇诛求尽, 恸哭秋原何处村? 第二句的第二字本来应该用平声,现在用了仄声字“帝”,既跟第一句失对,又跟第三句失粘。但这是有意要重复使用“白帝城”造成排比,所以只好牺牲格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