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双减政策下,老师这么辛苦,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抢着想当老师?!

双减政策下,老师这么辛苦,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抢着想当老师?

更新时间:2021-11-24 12:14:18作者:admin2

问题很简单,老师再辛苦也比你在工地搬砖强,所以像你这样的抢着当老师,可是没资格呢,真开心[呲牙][呲牙][呲牙][呲牙]

国家“双减”政策实施后,家长和老师体验如何?

家长更累,负担更重,孩子更苦。孩子三点半放学,延时到五点半,按规定这两个小时学生可以做作业或参加活动,实际上教师仍在上课,作业还得回家做。五点半放学,接到孩子后匆匆忙忙送到培训班,八点回家,吃点东西,接着做学校布置的作业。周末不参加学科培训了,但仍要参加素质培训,音体美都要中考了。

老师工资应按教学成绩发放,而不是教龄和职称,大家觉得呢?

这个观点是不正确的。

一是不符合客观实际。拿教龄来说,老师的黄金教学年龄约为25——45周岁,刚毕业时没经验,45岁以后精力、体力都会下降,拿什么和年轻人去拼?谁都会老,况且教龄只是隔几年普调一次,这个差距也不是太大的。当前职称考核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如将学校领导的打分置入后,可能就存在一些不公平、不公正的现象;如将论文发表等作为晋升职称的一些条件,好多老师只能花钱发表论文,这些不好的情况让很多老师对职称评聘很不认同,但如果简单地将成绩作为划分教师的唯一标准,同样会产生很多问题和矛盾,况且职称晋升的条件中对教学成绩、业务能力也有涉及。

二是不符合评价实际。从教师来说,有不同学科,如美术、体育、音乐一般是不考试的,如何按教学成绩来发放工资?从学生来说,当前普遍会把学生根据成绩划入不同层次的班级,那么成绩较好的班级和成绩较差班级的老师如何区分?工作又如何安排?即使是同层次的班级,为了提高成绩,老师们纷纷争夺占用学生的学习时间,学生能否接受?家长能否赞同?

三是不符合教育目标。教书育人,育人为首,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唯成绩论如何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共同发展?育人目标怎么才能实现?

所以,这个观点是简单化、片面化的一种错误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