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361分能上淮海工学院研究生吗?!

361分能上淮海工学院研究生吗?

更新时间:2021-12-26 03:58:18作者:admin2

360多分对于大多数非名牌高校和热门专业来说,都是可以上的。对于问题中所提到的高校,后面只要安心准备复试,不出现什么意外应该没有什么大的问题的。祝你好运!

理科全省排名多少能上淮海工学院?

谢谢头条君的邀请回答,淮海工学院是省属公办普通本科院校,面向全国招生。学校位于沿海对外开放城市—江苏省连云港。 全国理工科院校综合排名 如下

2016 518名 理工 60.46 1星级

2015 531名 理工 60.45 1星级

属于在二本院校中等位次。如今年要报考这学校,请参考去年该校录取的省位次情况以及今年的招生政策。更多精采回答,请大家关注头条号优淘邦,互动互粉,共同探讨各种问题,谢谢!

18年和近几年的同位分相差较大,今年该如何填报志愿?

答题/帅小西De--期待为您解惑!

小西最近有帮少量朋友推荐志愿院校,同样遇到题主提到的问题,即2018年和2015-2017年的“同位分”/“等效分”相差较大。

“考得好,不如志愿填得好”!志愿填报非常重要,甚至影响一个考生的未来。比如2018年就认识一个邻居家小姑娘,湖南考生一志愿填报厦门大学(过提档线2分),填报几个热门专业,未勾选「服从调剂」。按她的话说“最多就是去复读”。

结果是平行志愿“一次投档”下的她,被厦门大学提档后几个专业未录取,退档后掉入一本批次志愿征集批,“不服气”的小姑娘真的选择了复读,可是2019年的高考位次“很尴尬”地下滑了不少。小西觉得原因可能是心态问题,她父亲和我聊过,之前几次她模拟考试成绩非常好。

因此,遇到某个大学几年内的同位分变化较大,小西不会轻易下结论,而是尝试着去找到“症结”所在。

大学不同年份投档线位次波动的因素1)“大小年”现象。大白话就是A大学在某省市的分数线呈波浪形“~”,一年高、一年低,运气好的算捡漏。比如,2018年河北省一本批次大学投档线中,北大投档分707分、北大医学部投档分620分,在其他省市都是10-20分左右分差。算上过往几年,也极少出现“87分”的分差。事后,620分考生的同学爆料“该同学打算复读,随便填的”。

志愿填报“撞车”是引发“大小年”现象的常见原因。大量考生某年同时选择一个大学后,硬生生的将学校的投档线推上去,甚至是一本大学投档线高过不少985大学。来年大家一看之前投档线这么高,肯定不敢报。小西不排除少量考生“逆势”选择,想着捡漏的,可是又有几个人敢拿自己的未来“博一把”的。因此,学校的分数线又会下滑,然后是“有人报、没人报、有人报……”的循环。

2)学校招生批次变化。比如2018年,湖南商学院、吉首大学等4所大学进入湖南省一本批次招生,成为传统意义上的“一本大学”。这4所大学在其他省市2108年依然是二本批次,但是会被考生看成“潜力股”,部分省市分数线有不小的上涨。这也算是迂回的“二本分数读一本”途径,也许大学四年尚未毕业,在考生所在省市也会进入一本批次招生。

3)学校更名。每年都会有一批“学院”努力多年后,通过审核升格为“XX大学”。比如小西老家的江苏海洋大学,原淮海工学院,个人觉得新校名就能将提档线提升10-20分。千万不要觉得一个大学的名称无所谓,甚至举例“麻省理工学院”反驳我,两个“学院”在英文中都不是一个词。只有普通“学院”的毕业生才知晓“大学”的好和曾带来的痛。

4)学校招生计划变化。影响一个学校的招生因素不少,但是其中核心之一就是招生计划的变化。比如,各个大学手中都会留有1%的招生计划作为备用,应对投档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突发情况”。

假设极端情况下同省2位考生总分、单科成绩都一样,且填报同一大学、同一专业,可招生计划仅有1人,如何投档就是个问题。不要以为“万分之一”概率的事情不会发生,2019年可是有1000余万考生参加高考。一旦某省外大学将1%的招生计划追加到某个区域,投档线变化不会小。

5)考生的“任性”选择。这个原因是最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往往却是有不小可能性的。比如某些省市的高分考生就集中在三四个优质高中(如小西定居长沙的“四大名校”),学生私下讨论某个省市气候不太好,鼓捣着都不报,学校投档线就有下降。或者说,只有“事后诸葛亮”才会找到原因,然后感慨一句“喔,原来是这样啊!”。

小西上面提到的五个因素就是“2018年和2015-2017年的同位分相差较大。”的可能原因,不排除其他原因,如汕头大学2019年开始有新生奖学金,足够抵扣大学学费。不过,这五个因素是每年考生们遇到类似问题的最好答案。

志愿填报时,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其实,这样的问题还算好,最难的是某大学在考生所在省市第一次招生。比如2018年国防科技大学在7个省份招收非军籍大学生。同期就有不少人预测,分数不会太高,第一年也许会观望,或者说非军籍不抢手。结果是啪啪打脸,以湖南省为例,2018年国防科大的理科投档分是644分,而同城的985中南大学、湖南大学仅为630分、622分。

在小西提到的五个因素中,发现某大学不同年份同位分波动过大时,尽量以因素2-5作为优先排查,查阅学校官网的一些公告、通知,或者找在读学生或在职老师咨询具体情况。在后四个因素都被排除后,小西觉得才可认定为“大小年”现象。

遇到这种“大小年”现象,想着“冲一冲”院校的考生切记勾选「服从调剂」,避免自己平行志愿填报模式被退档掉入征集志愿区。“稳一稳”的考生,小西建议并更其他志愿大学,不太建议选择“同位分年变化较大”的学校,风险不低!

最后,不少省市正在填报志愿,小西给个小小的建议就是:辛苦几天,将筛选后的几个报考院校仔细核实查阅一遍。也许最终辛苦的是家长,但是那一句“为了孩子”不正是最好的答案吗?

你家孩子是谁在填报志愿,孩子还是父母?欢迎留言评论交流!

小西的答题肯定有些许不到之处,欢迎各位朋友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小西期待您的关注与点赞,这将是我答题最大的收获!

为您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