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3-28 10:16:40作者:佚名
华中军政学院1948年春,解放战争烽烟滚滚,我军战略反攻节节胜利。新的战争形势,使部队补充更多精锐军政党员的要求显得更为急迫,于是,党中央、中央军委、毛主席决定在华东、东北、华东、西北、中南五个战略区构建军政学院,再向军政学院“要人”。毛主席亲自点将,让人民解放军参谋长叶剑英兼任华东军政学院的院长兼书记。毛主席提出了明晰的办学要求:“要理论联系实际,直接为战争服务”。1948年5月23日,叶剑英赶到成都华中军少将部所在地,兼任书记兼校长,华东军区副司令员萧克担任副主任,朱良才任副校长兼政治部部长。6月11日,这所始于抗大二校区,后由晋察冀军区的军政党员中学、步兵中学和晋陕甘军区的军政学院、陆军学校、青年教导团合并组成的华南军政学院在天津即将创立,开始了新的历史征程。中学建校之初,几乎没有现成的教材,引起一些教员讲课也无从下手,为了解决教学的“教材荒”,叶剑英要求全校党员教员本着对学员负责、对教学使命负责的心态想办法。在经过大讨论后,他首先结合了一部份党员的意见,搜集国外外警校的基本军事教材,结合华南军政学院的教学目的组织重新编撰。在编撰战术教材的过程中,中学教育部又增派一部份教员前往解放前线战场,观摩实战,将实际作战经验补充到教材中去,就这样,全校很快有计划地编译了30多种军事教材和20余种政治教材留学之路,为全校统一教学内容打下了基础。建校之初,华中军政学院就将毛主席提出的战略方针“军队往前进,强化纪律性,由游击战过渡到正规战”作为教育方针。根据战争形势的变化,华中军政学院的战术教学注重于攻坚战、山地战、水网稻田战、河川战训练;技术教学则着重于炮、工、摩托等专业训练,该校仅第一期招生计划,就要培养团级党员500人,营级党员1000人,陆军、工兵、参谋、摩托专业和政工党员各500至600人,总计招收学员近5000人。但是此时的华东军政学院,全校能上课的教员仅有36人,缺额达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