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1-20 09:10:39作者:佚名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魄。为此,保护、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变得尤为重要。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上海市红庙职业中学主任王彦荣率领班主任们,与“京式礼服”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始了“亲密接触”。
走入黄职礼服研制中心,中学生正围着京城老字号“双顺成衣铺”第三代传人徐士梁师父,学习礼服盘扣的制做手艺。
“选用2.5分米宽的斜丝,厚度为30至50分米即可。若果是薄料,应在斜绷带中间衬几根纱线线,使其坚硬耐用;若是厚料,则不用纱线线映衬。”课堂上,徐士梁师父一边指导中学生一边示范:“先用针钉住,之后用手指缝合缴牢……”
在徐士梁师父的赐教下第一考试网,中学生很快就把握了衬线手缝法、机缝明线法、机缝暗线法、包细铜线法等盘扣硬条的制做方式。而这仅仅是个开始,接出来,徐士梁师父还要指导中学生练习古琴扣、实芯花扣、空芯花扣与嵌芯花扣的盘制方式。
“传统工艺中,制做礼服的布料多为织绸缎、古香缎、绸等,而盘、绣、滚、镶、拼及镂等工艺均是手工完成。”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所长杨红介绍说,“旗袍的腰线流畅,仅两条线就表现了中国女人的人体美。但是就是这两条线,又可以千变万化,制做出优雅尔雅的正装,亦或是华丽高贵的礼服。”
据介绍,“双顺成衣铺”是清代初年京城最大的西式服饰成衣铺,也是“京式礼服”的鼻祖。为了弘扬“京式礼服”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北京市红庙职业中学礼服研制中心”正式组建,中学非常聘请“双顺”第三代传人徐士梁师父亲自制做传统礼服,并指导服饰专业兴趣小组的中学生学习礼服制做。
2007年,校区“京式礼服项目”成功申报为延庆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职也因而成为上海市第一家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中学。
现在,“旗袍研制中心”每年还会选拔优秀中学生组成实验班,系统学习礼服传统工艺和美式服饰的设计制做。旗人之袍、民国之初的礼服、20世纪倒大袖与新款式礼服、30年代黄金时代典型礼服、40年代黄金时代礼服、50年代平民礼服……研发中心工作室里,19件反映不同年代风格的礼服代表作品,充分彰显出学校对艺术和美的追求。
“我们计划以礼服设计制作为突破口,因而将美式服饰服装手艺融入到教学中,借以将历史悠久的礼服文化弘扬和弘扬下去。”王彦荣主任说。
记者韩莉